朗读者:陈 思
县教体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个人感悟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意义深远,系统提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为我党的发展开启了新征程、指明了新方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无上光荣,深感责任重大,在以后工作中我会更加坚定信仰,牢记初心使命,敬业奉献、开拓进取,为党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朗读内容
@@VIDEO="http://mobilepics.ws.126.net/jdDc7aiykZTjnlhABIxvF5cnJSHzNo4b0ji8l43o4.mp3,http://mobilepics.ws.126.net/jdDc7aiykZTjnlhABIxvF5cnJSHzNo4b0ji8l43o4.mp3"IMG="http://cms-bucket.ws.126.net/2022/1231/51bad62aj00rnqgz6000ic000bh00g3c.jpg"ALT="陈思朗读"BROADCAST="in"SIZE=""@@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