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固安:“双争”洒满校园 文明护航成长)
德育教育涵养文明、阵地建设强化成效、丰富活动滋润童心、联动机制保障“双争”……固安县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推动“双争”活动在全县中小学落实落细,使文明成为校园最美的底色,让希望的花朵盛开在最优质的土壤。
机制保障推动“双争”
固安县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双争”在中小学校园有序开展,县文明委出台了《关于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固安儿女、要为家乡争气”活动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团县委、县妇联、县文广旅局等单位召开固安县校园“双争”活动联席会议,与此同时,县文明办把“双争”活动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和各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内容,以“月台账”“周抽查”双促进机制,确保各校“双争”活动责任落实落地。
全县中小学均成立了“双争”活动工作小组,制定了“双争”活动年度计划,并按照“四个干”工作法,进一步确保“双争”活动在校园里绽放夺目光彩。与此同时,各校广泛利用液晶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介开展“双争”活动主题宣传教育,扩大“双争”宣传氛围,增强师生的参与度。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
固安县105所中小学利用主题班会课、国旗下的演讲等形式,宣传固安各级“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固安人”及“文明市民”等群体的优秀事迹,使榜样引领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增强文明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县以“文明学生”“文明教师”强化德育教育,进一步加强校园“双争”活动的氛围,引导全县中小学师生争做“文明榜样”,蔡增杰、韩智等133名“文明教师”及宋宁宁、唐沐言等10名“新时代好少年”,利用校园广播站、教师研学课、班级德育课等,开展“文明故事我来说”“我是文明教师”“做文明小标兵”等校园宣讲活动300余场,增强广大师生参与“双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文明校园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校园学优争优的氛围更加浓厚。
阵地建设助力成长
固安县各中小学在以往美育、体育、科技等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我向党旗敬个礼”、“我心中的美丽固安”征文、“文明创建我参与”主题手抄报征集等活动400余场,进一步厚植全县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
为进一步使学生全面发展,全县中小学共组建手工、烹饪、种植等兴趣小组125支、社团62个,成立图书管理小队、“小黄帽”执勤队等31支特色校园志愿服务队伍。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师生经典诵读、线上书画展、校园自律之星事迹分享等活动200余场。与此同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22名志愿者为中小学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护航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该县25个社区、13个乡村少年宫和2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涵盖爱国教育、道德培育、文体娱乐等主题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打造了一个“有温度”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推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的良好氛围。
同心合力培育文明
固安县各部门联动,以知识宣传、传承文化、研学实践等方面为主,进一步丰富校园“双争”活动载体。
为持续增强中小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固安县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组织文化艺术工作者及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展戏曲、书画、古乐、武术及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开展“防网络沉迷”“防校园欺凌”宣教活动100余场次,“模拟法庭”情景体验活动18场,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法律的严谨与公正,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该县依托县内艺术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及戏曲小镇等,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84期(次),帮助他们拓宽创新思维,丰富课余文化知识。每逢周末,各中小师生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场馆、广场、光荣院等地点,开展“文明双休日”志愿行动,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争做文明小使者,开展“美化家园”“小小公益家”“红领巾助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
“双争”在校园中开展,文明在校园中生根。固安县持续开展“双争”活动,提升广大师生参与“双争”的热情,不断使文明与希望健康成长,努力使广大中小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