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他们,奋战在社区抗疫最前沿

0
分享至

家里不见他们的身影,因为有责任在身,必须要舍家坚守,无私无畏;他们开启“一键切换”模式,回到社区,哪里需要就在哪里。

他们是奋战在社区抗疫最前沿的广大街居干部和志愿者。

滨海城:社区兄弟姐妹一家亲

“今天都零下十多度了,隔着防护手套都能看见你的手冻红了,真辛苦,谢谢你们。”

11月29日,一场冬雨后气温骤降。早晨7点半,海港区滨海城小区核酸检测准时开始,很多居民都心疼“大白”们。

寒风中的滨海城核酸检测现场,扫码员李虹站累了,换了一个炫酷的姿势。

这些“大白”里有医务工作者,有社区干部,还有小区的志愿者。不只是进行核酸检测,他们还坚守在指令传达、流调排查、协调防控、巡视查看、门岗值守、物资配送、应急处理等各个岗位上,风雨无阻,严寒不惧,只为守护小区一方平安。

滨海城社区有居民6000多人,却只有7名女工作人员。社区党委书记庞博说,长时间以来,大家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半夜12点回不了家都是常态,做母亲的都是顾不上孩子。核酸检测时,天没亮就得准备;出现情况异常时,更是彻夜排查不眠不休。没有一个人说苦喊累,都是咬牙坚持着。

滨海城志愿者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

大批的党员志愿者、社区的合伙人志愿者建立大群,还有按分工建立小群。在社区的协调指挥下,一旦有任务下达,各群里接龙、报名的信息不断刷屏,稍慢一点都抢不上名额。扫码专业性强,志愿者曹帅、周鹏、郭研几乎场场不落;党员志愿者王建楠忙碌在各个环节;夫妻志愿者李艳军、陈伟英更是一对好搭档……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处成了兄弟姐妹一家亲。

玉峰南里:退休职工抗疫一线显担当

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核酸检测、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安装帐篷,开展值守工作,哪里有需要,身影便出现在哪里。海港区玉峰南里社区退休职工、党员屈东岭在社区忙碌着。

屈东岭(右二)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搭帐篷。

“今天早晨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几个点位的核酸检测,我主要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扫码、维持秩序,有啥活儿干啥。”11月29日上午10点多,记者联系上屈东岭时,她已完成当日的核酸检测辅助工作,下午还有小区值守任务。

屈东岭是铁路系统的一名退休职工,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社区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屈东岭(左一)自掏腰包为核酸检测医护人员买饮品。

当她看到采集核酸的医护人员忙得连饭都不顾上吃,便自费去超市买来八宝粥、面包等食物,又煮好鸡蛋送过去;她开着私家车,承担起接送医护人员、志愿者,到各点位开展核酸检测的任务,并帮助维护好秩序;当得知小区需要夜间值守人员,她主动报名值守最辛苦的夜岗。

“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这是每个党员都应该做的。”屈东岭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金龙胜境:“志愿红”雨中坚守感动居民

“看看咱们的志愿者,顶着雨,冒着寒气在坚持值勤。我们应该为有这么好的志愿者感到骄傲。”11月27日,海港区港城大街街道金龙胜境小区居民群内,一段志愿者雨中值守的视频感动了居民。

刘艳敏雨中值守。

这位志愿者是44岁的刘艳敏,是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党员。金龙胜境小区内,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7点,志愿者们轮流值勤,每人一个小时。当天刘艳敏被安排在下午5点到6点,正赶上绵绵细雨。她值守一会儿后,因地势低,地面积水就漫过了脚面。没带雨具,但担心万一居民有事儿找不到志愿者会着急,刘艳敏没回家,就一直冒雨值守。

刘艳敏参加值勤。

“我们小区志愿者有三四百人,居委会一发布任务,不管是值守、扫码、送物资,大家都抢着报名,稍微晚一点都抢不上。” 刘艳敏说,作为一名党员,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是必须的。

团结里:志愿者吃苦耐劳热心付出

11月27日夜,淅淅沥沥的冬雨一直在下,始终难以入眠的池放惦记第二天小区核酸采集的事……挨到清晨5点多,池放赶紧穿好衣服出门,一股湿冷的寒气扑面而来,他打了个寒噤,下意识地紧了紧衣服,匆忙到海港区团结里小区核酸采集点,像往常一样与志愿者们一起,准备采集所需物资分发、给老年人预备凳子……

志愿者池放在做核酸采集前的准备工作。记者 徐道树 摄

池放在小区开有一家便民小饭馆,他把饭馆交由媳妇打理,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核酸检测点搬运、分发物资,与医护人员一起入户采集核酸,骑电动自行车带着医护人员转场到其他小区采集核酸。热心的他还安排妻子为辛苦的医务人员做好热乎乎的饭菜。文化路街道团结里社区工作人员说,别看池放人长得高高大大,却是个细心人,总能想出一些小窍门,加快检测速度。为配合做好社区疫情防控,池放还组建了一支26人的应急小分队,他在大家推举下做了队长。

志愿者于元伟在维护秩序。记者 徐道树 摄

队员于元伟把辅导儿子上网课的事交给妻子,自己当志愿者一天都没落下。社区工作人员说,像社区的吴长海、杨静、周薇薇、杨金莲等队员吃苦耐劳,都特别优秀。杨金莲的儿子现在在部队服役,说起当志愿者,她说:“我是军人家属,关键的时候多干些是应该的。”

全媒体记者:唐晓辉 周磊 杜楠 徐道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法学教授劳东燕报警遇阻:基层权力傲慢现形!

法学教授劳东燕报警遇阻:基层权力傲慢现形!

中央路知事
2025-06-24 22:22:45
2025-06-25 17:19:00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沪指创年内新高 这次真不一样了?

体育要闻

山西太原大妈,在NBA闯出一片天

娱乐要闻

向佐接机郭碧婷,全程无交流像陌生人

科技要闻

小米YU7已下线500辆展车 26日前运往全国

汽车要闻

乐高乐园x比亚迪官配曝光!儿童驾驶学校来了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解限机》公测前瞻直播速览 重塑机甲对战新纪元

本地新闻

被贵妃带火的“唐代顶流”,如今怎么不火了

亲子要闻

中国妈妈在荷兰,独自一人照顾宝宝的一天

房产要闻

三亚顶豪!内部资料曝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