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晖应急保障,很多人的直观印象就是高端大气、整装待发、气宇轩昂……
确实,这里有先进的抢修设备,有装备齐全、功能强大的抢修车辆,更有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高素质抢修队伍。
可是,了解的人都清楚,他们经常要面对的,是泥泞的坑道、闪烁的焊花、污水刺鼻的管沟、压力温度极高的泄漏管道……不仅如此,还要抵抗刺骨的寒风、冷热交替喷涌而至的蒸汽、阴暗狭窄危险随行的深井,更不要提每一处施工现场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和直入鼻腔的尘土飞扬。
“队长,这次的值班还是我来吧。”
10月30日疫情突发,张文智再一次主动请缨,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疫情期间值班值守了。
这个身高180,体重不足150斤的小伙子,是春晖应急保障中心抢修队里的中流砥柱。瘦瘦高高,不善言辞,是他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其实,他也曾风华正茂,在篮球场上恣意徜徉,挺拔清秀如一棵白杨。
但十载抢修时光,与急难险重碰硬、与泥泞沙尘为伍,让曾经的青春锋芒逐渐演变为坚毅果敢,让曾经的青涩懵懂慢慢沉淀为沉稳睿智,但对工作的满腔赤诚和勤勉进取的品格却从未改变,反而随着工作经历的丰富更加突显。
“踏实认真,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当问起张文智自己的优点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似乎每一个他说出来的优点,在他看来都是自己内心那一份对于工作最纯粹的热爱。围坐在一旁的同事们也都笑了。“他不太爱说话,不过总结自己的优点还是挺到位。”保障中心抢修队队长任志远
2021年是张文智在公司从事维修岗位的第9年,多年的努力和打拼使他的成绩被同事认可,成为了春晖应急保障中心抢修队的队长助理,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是他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一些。
冬季遇到抢修任务,他习惯用一句“今晚有抢修工作,我可能会晚点回家。”来回应家人的关切。
但抢修任务,从未在“晚一点”上让他兑现过承诺。
凛冬酷暑,更漏夜寒,他和他的队友再熟悉不过。
抢修过程中,管道沟位置受限,管道底部保温无法清除,只能带保温切割钢管底部,切割保温的刺鼻的气体和管槽内混进污水的臭味让人望而却步,每到这个时候,张文智总会第一个站出来,毫不犹豫跳下管沟,一干就容易忘却时间,却把一个抢修队员的先锋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夏季的大修技改,每天深入两人高的阀门井室内对阀门进行维护保养成为了他工作的日常。
在潮湿阴暗的有限空间内,给阀门抹油、刷漆,对故障阀门进行拆卸、维修、安装,除了偶尔爬出阀门井进行必要的换气,他在阀门井室一待就是一天,而这样的阀门他要保养1183个。
苦吗?是真苦。累吗?是真累。值吗?相信问他成千上万遍,都会得到一个答案:为了百姓冷暖,值!
10月30日,疫情突发,已经回到家中的张文智,一颗悬着的心怎么也放不下来。
“你去吧,干活的时候小心点。”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他多年来坚实的后盾,妻子的任劳任怨也一路鼓励着他勇毅前行。
“队长,这次还是我来吧。”文智再一次主动请缨,他深知一次网对供暖的重要性,事关百姓冷暖,马虎不得。
“这都第三轮了,要不,歇歇?”抢修队长任志远心疼地说。
“我在春晖应急保障中心工作十年,深知一次网对供暖的重要性。所以我需要保持勤奋的工作状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在他口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有的是这一身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之下,他与队友一起吃住在单位,24小时绷紧状态,时刻准备奔赴每一处险情疾起的点位,全力以赴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供热主动脉。
十载风华好岁月,夏苦冬忙热力人。
为情怀而拼搏,把百姓冷暖放心中,是像张文智一样的春晖应急保障中心抢修队员心中涌动不止的暖流。
正是这样充满勃勃生机的暖流,让寒冷退却,让险阻成坦途,让城市温暖的主动脉永远健康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