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保定讯 2022年11月14日,“保定市莲池区与北京市海淀区课程思政联合教研实践成果汇报会”在线上隆重举行。莲池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剑峰在汇报会上致辞,对专家在百忙中助力莲池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剑峰在致辞中谈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变得更加多元化,对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学校各部门要形成合力,转变观念,要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找准定位, 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全程渗透,把价值观培育与塑造融入所有课程。把握时代“大趋势”,让大思政课引领学生成长,助推莲池品质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上,莲池区教研室课程思政建设负责人刘秀继结合全区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做了保定市莲池区与北京市海淀区课程思政联合教研成果汇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本质要求,立足课程育人,探寻理论引领,刘秀继从国家关于思政建设等重大理论学习,全区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北京专家引领,研究成果展示等方面介绍了工作开展情况;扎根课程育人实践,从深耕课堂、环境浸润的学校教育、双减背景下的创新作业新样态、社会育人新格局,探讨课程育人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莲池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高彦奂做了《导向标牌设计》美术课程思政优秀课例展示。
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颖对高彦奂给予极高的评价,并进行了《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学》的精彩分享。李颖从课程思政提出背景、含义、内容、本质、思政元素、效果评估等五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课程思政是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本质上是学科德育,属于“大思政”范畴,也属于“大德育”范畴,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是的“最后一公里”,与思政课程共同构成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隐性教育运行机制五步进阶实操,为各学科协同育人,达到融合教育的双赢效果提供了有力借鉴。
会议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夏路教授。
夏路以《新征程新蓝图新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导学》为主题,从回顾会前准备、会前预备、会中召开三个阶段介绍会议背景,从总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党的建设全面部署三方面介绍了二十大报告总体架构,三个务必等新提法和本次大会报告所强调的方法论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整体导学,详细而全面宣讲了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对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二十大精神,有序开展工作指引了方向。
会议最后,高剑峰再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将课程思政、学生思政、教师思政、专业思政、队伍思政、文化思政六个方面凝心聚力,引导广大教师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构建“大思政”“大融合”“大教育”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