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吃窝脖儿”,用于人际交往。意思是做某事不顺利,碰了钉子,就说是“吃窝脖儿。”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完整的是“不吃烧鸡,吃窝脖儿。”后来省略前半句,简称为“吃窝脖儿”了。
为什么把碰钉子,在人前丢面子会说“窝脖儿”呢?还是先从字面来分析。
窝,作为动词,是把物品弄弯曲,进一步就是蜷曲的意思,引申义有:能力发挥不出来,称做“窝囊”;胸中郁积不得发作叫做“窝火”;怀才不遇受压制,也叫“窝”。比如“他本来挺有想法,也挺有本事的,结果窝在那么个小单位,一事无成。”这个“窝”就是难以施展才干。而“窝脖儿”的“脖”谐音“驳”,是否定他人的意思,如驳回,驳斥等。“窝脖儿”即是“窝驳”,也就是因“驳”而“窝”,被人训斥、驳面子却无处发作。
马家窝脖老鸡
而“吃窝脖儿”之所以成为保定流行的俗语、俏皮话,人们把受窘的尴尬与烧鸡窝脖儿造型相联系,和保定的饮食文化有关。原来这“窝脖儿”是烧鸡制作的工艺。保定饮食,除了享誉盛名的驴肉火烧、高碑店豆腐丝等小吃,还有从清嘉庆年间出现的保定马家老鸡。精心制作的马家老鸡,依然严格按传统的工艺操作,不仅肉嫩骨酥,味道醇香,还讲究造型,秀色可餐。由于鸡的脖子比较长,制作烧鸡时,容易把鸡脖弄断。为保持鸡的造型姿势,便把鸡脖子窝回放入鸡的腹部,煮熟了的鸡就显示出“窝脖”的形状了。
保定马家鸡的制作步骤:蒸煮之前,将精选的生鸡宰杀洗净,弯回头和颈,一个翅膀放入口腔,另一个窝向后方,爪入膛内,煮熟后的鸡就呈现琵琶形。据说,清末直隶总督李鸿章在保定时,常吃马家卤煮鸡。解放后,市民也能吃到马家老鸡了。或许也因此,人们对烧鸡的造型印象才更深刻,再加之人碰壁之后的窘态和“烧鸡窝脖”的造型相类似,人们就用“窝脖儿”来隐喻跌面、碰钉子等遭遇了。
形容遭到拒绝或者不被他人接受时的尴尬,用吃“窝脖儿”,一种情况是站在第三方角度观察而客观的描述。比如:在办公室里,人们听同事说她给未来的婆婆花3000块钱买了件连衣裙,却被婆婆一句“太贵,穿不起!”给退了回来,有人便说“这人太差劲了,当下就给人吃窝脖儿”。这句话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说的也是别人的经历。还有的时候用“吃窝脖儿”来形容自己的遭遇,述说亲身的主观感受。“昨天走到十字路口看到一个老人摔倒,我急忙跑去扶,却被老人一句话噎回去了,‘谁要你多管闲事!’看我吃的这个大窝脖儿!”这句话就是自身的经历和心理感受。
老北京的“窝脖儿”搬运工
其实“吃窝脖儿”的说法在很多地方流行。北京方言里也有这个词。在老北京,“窝脖儿”是一种职业,相当于现在搬家公司的搬运工。过去,人们在搬家时,家里的一些玻璃、瓷器等贵重物品怕磕碰到,就需要靠人力扛。于是就有了“窝脖儿”这个行当。那这“窝脖儿”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搬运物品的方法说起。搬运工进到雇主家,先要把一块长二尺多、宽一尺多的木板放在肩上,再把所要搬运的东西放在木板上用绳拴好。在搬运过程中,不能抬头,不能歇脚,只能低头看路。因为低头窝脖健步疾走,所以形象地称其为“窝脖儿”。
或许是因为这个职业,北京地区也很流行说吃“窝脖儿”,用来比喻遭遇尴尬、难堪的境地。
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遇到人前受窘,无法收场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懂得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别人,给别人留足面子,不给别人“窝脖儿”吃。另一方面,自己要学会化解尴尬,要善于用幽默与自嘲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敢于自嘲的人是充满自信和智慧的人,是内心强大的人。在这样的人面前,就无所谓窝不窝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