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五个标准化”建设,是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门家庄乡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以乡村社会治理标准化为引领,围绕“法治乡村七个一”标准,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辟了一条乡村善治之路。
门家庄乡现设有乡级调委会1个和村级调委会17个,共有人民调解员56名,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员、法律明白人各581人,累积开展业务培训8次,开展法律知识进课堂、进家庭、进集市、进田间地头20余次,张贴条幅4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以有效的普法活动降低矛盾纠纷的发生率,以健全的人民调解队伍提高矛盾纠纷的化解率,今年以来,发生的16件各类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100%。
今年7月份,衡水市司法局联合冀州区司法局在该乡举行了“法律明白人”授徽颁证仪式,会上为首批62名“法律明白人”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徽章。同时,邀请区人民法院法官就《民法典》《农业法》《土地法》中与群众紧密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知识培训,并整理形成了农村常用法律50条,简明扼要提炼“干货”,通过“广播喇叭喊、村民微信群转、主街墙上写、印制小册子发”等多种形式“立体化”宣传,将“露天焚烧秸秆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等惩罚性规定传播到每家每户,促进“行有所止”,形成了法治推动村内生产生活的良性互动。
门家庄乡魏西张村是该乡今年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也是省级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村,打造了高标准的“法治宣传一条街”,共设有普法宣传牌32张,对《民法典》中的“优良家风”“赡养老人”等条款进行解读,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贯彻落实农业法等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条文进行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治文化、法治思想与居民实际紧密结合,使群众能够出门见法治、散步学法治,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法律文化修养。
来源:冀州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