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从舟曲到兰州新区,我们搬到新地方,住进新房子,生活迎来全新的开始。”国庆节前夕,随着甘南州舟曲县峰迭镇、东山镇等9个乡镇272户1009名地灾避险搬迁群众顺利入住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新康村,甘肃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安居,是民生之要。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乐其所业,就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安居梦”,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陇原群众生活更好。
舟曲县地灾隐患区群众搬迁前的居住条件。
甘肃生态环境脆弱,地理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高发易发。由于监测、预警、避险到位,2021年甘肃交出地灾人员零伤亡的优秀答卷。
在这份民生答卷中,地灾避险搬迁工作成为一道“必答题”。
2022年,甘肃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对涉及甘南州、陇南市、临夏州、平凉市、天水市、金昌市、庆阳市、定西市、白银市部分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4400户群众实施避险搬迁工作,并将该工程列为省委省政府十件为民实事之一。
将好事办实,将实事办好。年初,甘肃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关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各地乡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动员,开展摸底调查。
按照“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区落实”原则,省自然资源厅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会同各级各方全力协作,统筹安排资金,对照任务清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避险搬迁。
面对疫情影响和财政压力,甘肃明确“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为群众办实事只增不减。”
舟曲搬迁群众入住兰州新区。
为了减少地灾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甘肃对每户搬迁群众补助10万元。除此之外,每户财政贴息贷款不超过5万元,贷款利率不高于贷款基础利率,同时做好抵押担保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省、市、县财政按8∶1∶1的比例贴息五年。
“过去住在山上,生活极不方便。如今搬到兰州新区,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不愁了。”站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内整洁的安置房前,搬迁群众的脸上写满幸福。
按照“成熟一批、搬迁一批”的要求,甘肃紧盯时间节点,确保重大隐患点的群众在“七下八上”主汛期前完成了搬迁。
安置点周围,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道四通八达,一座座温室大棚排列有序。住宅区里餐馆、商超、卫生服务站、社区管理站、物业管理处等便民服务场所一应俱全……如今,各地移民在兰州新区的家,都已成为他们的心安之所。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生活好”,相关市县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力做好随迁子女就近入托入学、适龄劳动力稳定就业、户籍医保社保转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搬迁群众原承包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舟曲搬迁到兰州新区的群众,还可享受人均2亩水浇地的“福利”。
兰州新区承接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新康学校。文中图片由省自然资源厅提供
改善生活条件,还要高质量发展。甘肃把地质灾害搬迁与生态移民、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土地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安置区规划设计科学、风貌符合各地实际,杜绝“千篇一律”,凸显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甘南州舟曲县2257户、陇南市宕昌县和礼县共500户、临夏州东乡县500户……截至目前,全省为民实事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400户已全部签订搬迁协议,搬迁入住3081户,占搬迁任务的70.02%。
精准识别,有序组织,政策落地,配套到位……随着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落实,群众搬出大山,在新家园里安居乐业,夯实了甘肃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