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疫情下,他们的守护一直“在线”

0
分享至

在抗疫一线,在手术室里,在病房间,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里……疫情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惧为难,坚守工作岗位,用自己的行动,与疫情斗争,保卫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他是抗疫一线的“大白”

“我就是‘单身狗’一个,父母在老家,自己一个人住,当然要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抗疫一线。”河北生殖妇产医院的“00后”男护士毕明伟在疫情发生的第一天就跟护士长报名参加抗疫工作,“我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疫情发生在家门口了,没有什么好犹豫的,那肯定要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核酸采集工作并不轻松,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节约一套防护服,毕明伟在出任务前只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然后穿戴整齐防护措施,有条不紊的开展核酸采集工作。无论是深入小区、隔离酒店,还是爬楼入户,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体力几近透支,他咬牙坚持,从未喊过一声累、诉过一声苦。

每天结束工作,脱下防护服时,汗水已把衣衫湿透;脱下防护口罩时,口罩系带已把脸颊勒出了深深的印记……最忙的一天,他一个人采集了1300多份样本,从凌晨工作到下午,“我还这么年轻,睡一觉就又生龙活虎了,累一点、饿一顿又算什么呢?”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毕明伟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参与到核酸采集工作中,高质量地完成采集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中可能会受到“歧视”的男护士,正在用他的脊梁撑起疫情防控的蓝天。

她是生命的“保护神”

“我这边有一个患者,子宫特别大,宫腔大量积血,下段还有一个大包块,你来看看吧。”河北生殖妇产医院妇科主任尹迎辉接到了来自产科的电话,尹主任立刻行动,经检查后发现,该位患者为瘢痕妊娠,合并大量宫腔积血,继发凝血功能障碍,情况非常危急。

尹主任迅速做出判断,“这个瘢痕妊娠这么重,我们需要手术治疗,瘢痕妊娠那块子宫肌层消失,如果妊娠囊拿走,子宫不收缩就会出现大出血,危急患者的生命。所以,我们先给患者做了介入手术,术后凝血功能迅速改善,阻断其继续恶化成为DIC风险。”

因为疫情原因,不能进行面对面的多学科讨论,尹主任迅速联系医务部,让其组织线上的病例讨论会,就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展开讨论,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充分准备,手术台上,备血、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球囊、止血宫缩剂等一应俱全,为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患者是产后八个月的哺乳妈妈,为了让她能快速恢复,并继续母乳,我们采取的是微创手术,并没有为患者使用影响母乳的药物,用最安全的方式治愈了患者的疾病。”尹主任说。

“疫情期间,各科室医生、护士坚守岗位,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快速反应、相互协作,最终毫无延误,诊断和治疗不走弯路,不仅保障了生命安全,还以最微创的方式赢得最佳治疗效果。”尹主任说。

她是新手爸妈的“管家”

虽然是在疫情期间,河北生殖妇产医院的产二科护士许贾宝还是像往常一样,准时接班,在了解到每个患者的情况后,她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工作。“今天感觉怎么样?昨天晚上有没有休息好?”许护士正在为一位剖宫产后患者进行护理,“跟着我的手势,脚趾向上勾,然后向下压。对,做到这个程度就是标准的了,我们再做一次。”护理好这个产妇后,就又走到了下一个床位。

“今天宝宝的大便很正常,说明咱们喂养得特别好,宝宝也很健康。”这次输得是缩宫素,是促进子宫收缩的药,可能会肚子疼,是属于正常反应,如果疼得忍受不了,随时找我,我也会随时过来的!”“咱们宝宝该打疫苗了吧?”“凉的、辣的不能吃,刚分娩回来身体比较虚弱,咱们先喝点小米粥,一些好消化的食物!”……许贾宝总是能关注到产妇的每一个需求,并把工作做到前面。她总是在有患者去产房生产时提前准备好小米粥,确保虚弱的妈妈回到病房时及时得到补给。正是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许贾宝跟很多宝妈处成了朋友关系。

临近下班,忽然有位产妇胎心骤降,面对紧急情况,许贾宝迅速报告主任,并积极与家属沟通,保障抢救的顺利进行,最终,孩子顺利降生,虽然早产,但是很健康。“看着宝宝能顺利降生,我觉得很高兴,也为我们这个团队感到自豪。”许贾宝说,“虽然很晚才下班,但是心里是开心的,并不会感觉到累。”

他们是随时待命的“消杀员”

疫情来临,除了医护工作者坚守岗位,默默地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外,还有一些人,他们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年人,却为整个医院的清洁与安全消毒,做出了保障。白天,他们像往常一样做好各个楼层的保洁工作;晚上,他们从25层走到负3层,对每个楼层进行全面消毒,即使累到腿疼,他们也从不间断。

凌晨两点多,王师傅接到电话,需要对被转运走的密接者病房进行消毒,他立马穿上防护服,投入工作中;连续高强度工作十几天,杨师傅一直坚守岗位,从来没有考虑过换班;张主管将四岁的孩子放在家里,与保洁人员一起奋战在一线,只为了全院的清洁与安全……“虽然条件艰苦,没地方休息,他们甚至需要在管道井里休息,但是他们都在坚持着,从来没有提过要求。安保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还会帮助其他部门承担一些搬运等工作。”靳经理说。他们正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为抗疫防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为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坚守在手术室、病房,“白衣天使”随时都在守护生命;背上消杀桶,每天爬楼,清洁人员随时都为医院的安全作出最强的保障。他们用服务、担当、落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了一座安全的堡垒,疫情之下,他们的守护一直“在线”!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果你混到没人找你吃饭,没人约你喝茶,连电话也没几个,那真要恭喜,你不是人缘差,而是真正活明白了!

如果你混到没人找你吃饭,没人约你喝茶,连电话也没几个,那真要恭喜,你不是人缘差,而是真正活明白了!

漫谈书房
2025-03-23 12:11:10
女生穿瑜伽裤,到底是什么心理?原因太真实了!

女生穿瑜伽裤,到底是什么心理?原因太真实了!

健身S叔
2025-03-22 18:09:52
8岁男童失踪最新后续:救援队发声,曝悬崖闻到臭味,情况不乐观

8岁男童失踪最新后续:救援队发声,曝悬崖闻到臭味,情况不乐观

阿纂看事
2025-05-11 21:42:29
绿营罢免宣告失败,赖清德恼羞成怒,柯建铭惨遭抛弃,黄国昌亮了

绿营罢免宣告失败,赖清德恼羞成怒,柯建铭惨遭抛弃,黄国昌亮了

阿纂看事
2025-05-11 19:14:17
神舟二十号乘组为何没消息?美媒大胆曝光,中国空间站将发射模块

神舟二十号乘组为何没消息?美媒大胆曝光,中国空间站将发射模块

林子说事
2025-05-11 06:49:36
2-0,国米2连胜登顶,23岁扎莱夫斯基神级脚后跟摆脱后飙世界波

2-0,国米2连胜登顶,23岁扎莱夫斯基神级脚后跟摆脱后飙世界波

侧身凌空斩
2025-05-12 02:11:51
24小时内,第三方势力对巴宣战,中方作出最终选择

24小时内,第三方势力对巴宣战,中方作出最终选择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5-11 10:20:12
英媒曝俄罗斯绝密文件:如果跟北约开战,先打中国的2个海上邻国

英媒曝俄罗斯绝密文件:如果跟北约开战,先打中国的2个海上邻国

真猫爷的渔场
2025-05-11 19:07:08
韩媒:美中关税战受害者很可能不是波音,而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

韩媒:美中关税战受害者很可能不是波音,而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5-11 19:54:39
和邻村寡妇一夜春风,第二天却得知她7天前就没了,那我昨晚是?

和邻村寡妇一夜春风,第二天却得知她7天前就没了,那我昨晚是?

古怪奇谈录
2025-05-10 13:31:07
高圆圆现实长什么样?路人镜头才是照妖镜,怪不得赵又廷死心塌地

高圆圆现实长什么样?路人镜头才是照妖镜,怪不得赵又廷死心塌地

逍遥史记
2025-05-11 10:32:59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惠根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惠根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05-12 00:40:49
被控行贿950万!52岁央视名嘴段暄时隔2年露面 满头白发致敬穆勒

被控行贿950万!52岁央视名嘴段暄时隔2年露面 满头白发致敬穆勒

我爱英超
2025-05-11 15:03:55
“领证不要户口本的第一天”,结婚登记大厅排满了人,评论区炸锅

“领证不要户口本的第一天”,结婚登记大厅排满了人,评论区炸锅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5-11 22:50:08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已告破!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已告破!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11 16:24:15
“花75万元采购市价299元产品”,重庆三峡学院回应

“花75万元采购市价299元产品”,重庆三峡学院回应

界面新闻
2025-05-11 15:46:35
“青岛行人相撞案”反转了?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

“青岛行人相撞案”反转了?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

大何日拱一卒
2025-05-11 14:47:43
中美谈判开启,美愿降税至80%,换中国重大让步?华春莹给出2句话

中美谈判开启,美愿降税至80%,换中国重大让步?华春莹给出2句话

猎火照狼山
2025-05-11 17:42:23
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开跑,杜特尔特坐镇海牙,远程当选达沃市长?

菲律宾中期选举正式开跑,杜特尔特坐镇海牙,远程当选达沃市长?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5-11 15:26:08
韩国执政党爆发“午夜政变”,前总理韩德洙连夜入党,顶替候选人

韩国执政党爆发“午夜政变”,前总理韩德洙连夜入党,顶替候选人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5-10 18:24:44
2025-05-12 05:56:49

头条要闻

副总理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头条要闻

副总理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旅游
时尚
本地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刘诗诗和旗袍100%的适配度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