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暖心海医】可怕的并发症

0
分享至

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如果说糖尿病是甜蜜的杀手,糖尿病并发症则是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旦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威胁生命。

那么,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及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脏、肾脏、大脑、周围神经、眼睛、足部等等。

●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足;

●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等。

三类并发症都是哪些疾病呢?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工作年龄段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早期眼部可以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如何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定期做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2型糖尿病在诊断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和其他方面的眼科检查。

而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应进行筛查。

妊娠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以有糖尿病的女性在怀孕后应尽早行眼底检查,在整个孕期内每3个月以及产后1年内进行眼底复查。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

临床表现:早期走路可出现脚痛,足部发凉麻木、刺痛感等感觉异常,后期可出现脚部变形,足弓变高,脚部肌肉萎缩,足部出现红肿破皮现象并逐渐加重,严重时伤口久不愈合,出现溃烂,脚趾发黑,甚至坏死、截肢!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比较容易识别,治疗困难,但预防则比较有效。

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应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足部有没有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的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有否感觉异常及跟腱反射是否减弱等。

如果有上述症状,则应进行预防性足部护理,包括戒烟、穿舒适宽松的鞋子、不赤足行走、仔细修剪指甲避免皮肤损伤、洗脚前测试水温避免烫伤、每日更换袜子,并保持足部清洁等。

如果一旦足部出现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足溃疡会明显地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表现:早期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尿液里泡沫多,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或降低,逐渐会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如何筛查:一般1型糖尿病患者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所以,如确诊2型糖尿病,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

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改变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饮食须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5~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具体需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和合并症情况而定。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定期查血压、血脂: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定期检查肾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总出现腿肿或脚肿,一定要注意,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观察足部变化:

对于足部的小伤口、溃疡或起水泡都要认真对待,以防日后发生严重后果。另外,剪脚趾甲时要注意,不要剪破周围皮肤。

除上述之外,要提防一些特殊情况,如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如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

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规律用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才能真正预防并发症,才是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的最佳策略噢!

15933353885(工作时间)

通讯员:曹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发生性关系后,如果女人有以下行为,那就证明她并不爱你

发生性关系后,如果女人有以下行为,那就证明她并不爱你

加油丁小文
2025-01-14 06:27:07
中国10大最毒零食排行榜,常吃等于“慢性自杀”

中国10大最毒零食排行榜,常吃等于“慢性自杀”

新兴网评
2024-10-22 00:57:07
泰王新妃宫廷照首秀,烈焰红唇比美王后,搭配黄金首饰妆造惊艳

泰王新妃宫廷照首秀,烈焰红唇比美王后,搭配黄金首饰妆造惊艳

沧海一书客
2025-01-14 17:05:37
“半死”的长安福特,半年赚了18亿

“半死”的长安福特,半年赚了18亿

源媒汇
2025-01-15 18:11:32
被捕后,尹锡悦首日伙食曝光:午餐盒饭,晚餐酱汤

被捕后,尹锡悦首日伙食曝光:午餐盒饭,晚餐酱汤

环球网资讯
2025-01-15 19:32:31
柬埔寨让我昨晚没睡好觉

柬埔寨让我昨晚没睡好觉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5-01-15 17:58:26
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2月份养老金提前发放,是真的吗?一起看看

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2月份养老金提前发放,是真的吗?一起看看

历史阿务
2025-01-15 09:06:23
新来护士长把懒人和懒人对班,勤快和勤快的对班,不料结局不一般

新来护士长把懒人和懒人对班,勤快和勤快的对班,不料结局不一般

石辰搞笑日常
2025-01-15 18:03:53
关键时刻泰国祭出“王炸”政策,专家认为可能对澳门客源形成挑战,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也是拼了!

关键时刻泰国祭出“王炸”政策,专家认为可能对澳门客源形成挑战,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也是拼了!

澳门月刊
2025-01-14 20:52:34
63年五位中央领导合影:陈毅拄着拐杖,邓小平站边缘,C位是谁?

63年五位中央领导合影:陈毅拄着拐杖,邓小平站边缘,C位是谁?

历史龙元阁
2023-06-28 08:00:57
恭喜姜昆、贺喜姜昆,74岁高龄再次被重用,担任道德委员会的职务

恭喜姜昆、贺喜姜昆,74岁高龄再次被重用,担任道德委员会的职务

阿凫爱吐槽
2025-01-13 08:56:36
美国没料到,德法俄三国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如今已经处于领先位置

美国没料到,德法俄三国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如今已经处于领先位置

小胡军事爱好
2025-01-13 21:20:04
毛宁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毛宁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澎湃新闻
2025-01-15 18:50:28
中科院博士被骗到缅甸,被铐在墙上站十几小时,他为何会上当?

中科院博士被骗到缅甸,被铐在墙上站十几小时,他为何会上当?

丰谭笔录
2025-01-14 07:20:08
1.6亿豪宅被洛杉矶大火烧毁,贝克汉姆能够得到多少赔偿金?

1.6亿豪宅被洛杉矶大火烧毁,贝克汉姆能够得到多少赔偿金?

东球弟
2025-01-15 09:17:44
和表哥出身湖南黑道,他创建缅甸KK园区,表哥成大佬司机娶小燕子

和表哥出身湖南黑道,他创建缅甸KK园区,表哥成大佬司机娶小燕子

阿胡
2025-01-12 19:30:46
俄媒:王毅外长或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西方:中美斗争性质已变

俄媒:王毅外长或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西方:中美斗争性质已变

小lu侃侃而谈
2025-01-14 21:19:33
中国研发的高血压疫苗预计2026年后上市,高血压患者的希望要来了

中国研发的高血压疫苗预计2026年后上市,高血压患者的希望要来了

孟大夫之家1
2025-01-15 17:19:03
出乎意料,2025年外卖率先出手“反内卷”!

出乎意料,2025年外卖率先出手“反内卷”!

贩财局
2025-01-14 18:09:06
37岁刘亦菲高铁上熟睡被遇!皮肤白皙山根突出,32万包随意放一旁

37岁刘亦菲高铁上熟睡被遇!皮肤白皙山根突出,32万包随意放一旁

最炫时尚
2025-01-08 09:40:03
2025-01-15 23:11:00

头条要闻

男子与朋友在家喝酒引妻不满 道歉未获谅解砍妻10余刀

头条要闻

男子与朋友在家喝酒引妻不满 道歉未获谅解砍妻10余刀

财经要闻

手机等数码产品和12类家电最新补贴来了

体育要闻

他成了CBA最长的河,我们却高兴不起来

娱乐要闻

张颂文鹿晗一步步遭遇了“人格破产”

科技要闻

余凯当“网红” 地平线应战2025智驾拐点年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抑郁症患者称好的“乌托邦”宝地

家居要闻

法式复古 岁月温柔 缱绻时光

数码要闻

6000元以内最高补贴500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谁先受益?

教育要闻

寒假推荐超实用的5个学习平台,学霸们都在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