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龙、房玉祥、王东”“到!我们在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疫情防控执勤点现场,坚守战‘疫’岗位”。8月9日,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视频连线赴西藏实践锻炼的三名民警,送上关怀和鼓舞,三名民警表示,将以“疫”为令,坚决以最强担当坚守岗位,坚决完成好战“疫”任务。
图为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与正在西藏抗击疫情的实践锻炼民警进行视频连线。
据了解,8月8日,三名民警分别从日喀则支队仲巴大队的帕羊边境派出所和吉拉边境派出所奔赴日喀则市仲巴县疫情防控联合指挥部帕羊镇219国道疫情防控执勤点,参与现场执勤,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李江龙、房玉祥、王东是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转改民警,在参加西藏实践锻炼近半年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守护一方平安。
李江龙:穿越“无人区”,信仰之巅的坚守
李江龙被分配到的地方是位于日喀则和阿里交界处,距离尼泊尔边境线仅有三十多公里的仲巴大队帕羊边境派出所,这里平均海拔4800米,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寒冷、风沙大、日照强。年平均气温不超过20℃,最低气温在-40℃。四五月份还会经常下雪,年降水量280毫米,基本集中在七八月份,雨水不停。
图为秦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李江龙驾驶执勤车辆在西藏无人区进行巡查。
帕羊边境派出所属于四类地区一级所,辖区大,牧民人口多,出警率高,有着700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和牧场,每天基本上不是在出警就是在牧场巡逻的路上。一次在无人区巡山巡河的过程中,执勤车失去动力,手机没有信号,环视周围,除了一个个山坡,别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刺耳的风声……李江龙和另外两名执勤民警一起推车,尝试低速行驶,就这样一车三人,走走停停,无水无粮,用了将近八个小时,才走出了无人区。
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
房玉祥:深夜救援,村民心中的“老房”
“从海拔20米的秦皇岛来到海拔4800米的生命禁区,我不禁由衷感叹祖国的雄伟壮丽,也感受到戍边民警工作生活之艰辛。”房玉祥感慨到。房玉祥所在的日喀则支队仲巴大队吉拉边境派出所共担负着25公里边境线和吉拉乡3个行政村的边境管理任务。
图为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房玉祥为西藏边境村村民提供帮助。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4月26日凌晨的一次出警,用近7个小时完成了救援任务。当日凌晨接到辖区村民报警电话,90公里外草场上一名村民与两头牦牛陷在了泥潭里,无法脱困。4月的吉拉乡夜晚的温度已经达到零下20摄氏度,房玉祥、王东与所里民警驾驶警车迅速出警。沿着坑洼不平的路翻过第一道山后手机就没有了信号,他们就沿着路一点一点找,最后历经1个半小时终于找到了深陷泥潭1米的村民。下车时,望着已经全身发抖、呼吸困难的村民,房玉祥立即脱下外套给村民披上,并拿出热水和食物安抚被困村民。由于缺乏救援工具,房玉祥和两名民警便徒手将其挖掘出来,迅速送往乡卫生院,历经5小时抢救,村民基本脱离了生命危险。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深夜救援、走访帮扶中,房玉祥成了村民口中亲切
王东:冲锋在前,抗“疫”先锋铸忠诚
来势汹汹的疫情,打破了西藏的宁静。接到通知后,王东主动请缨,穿上防护服,奔赴执勤点开展工作。王东要完成的是约三千名被困旅客的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以及人员车辆检查、疏导、引导等工作任务。执勤期间,有一名旅客的车辆轮胎坏了,王东发现后立即上前提供帮助,递了瓶水说“同志不要急,喝口水,轮胎我会换,一会就好了”,手法熟练、一气呵成,车主激动地紧握着王东的手连连道谢。
图为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王东在集合准备参加抗击疫情任务。
伴随着高海拔,再加上长时间工作,王东时常出现头痛、头昏、乏力等高原反应症状,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一次勤务工作时间长达30余小时,太阳升了又落,落了又升,衣服也是薄了又厚,厚了又薄。期间同事多次劝他休息会儿,但王东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一次西藏行,一生西藏情!此次实践锻炼将会成为我人生成长的一笔财富!”王东动情
关键时刻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危险关头逆行而上、牺牲奉献,义无反顾是他们对忠诚的理解,坚守一线是他们对誓言的行动,共克时艰,一往无前,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你们,我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