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安次区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无损健康、救助他人”的知识,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8月10日,廊坊市安次区红十字会在调河头镇政府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 传递生命新希望”为主题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调河头镇政府部分机关干部和村街干部进行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成为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在活动现场,河北省红十字会系统工作人员首例、安次区第四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孙胜南详细讲解了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和捐献流程,通过分享自己成功捐献的经历和感受让大家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是安全、科学的,还能挽救他人生命。
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志愿捐献登记表,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血样采集工作。安次区红十字会为捐献志愿者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抽取的血样虽然只有8-10毫升,但是却承载了众多白血病患者生命的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利己利他的善举,希望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更多的血液病患者。
下一步,安次区红十字会将继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向公众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不断扩大捐献志愿者队伍,为捐献者与受捐者之间架起爱心“桥梁”,为血液病患者播种“生命种子”,带来重生的希望。
邢台市开发区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促进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工作,8月15日上午,开发区红十字会联合邢台市中心血站共同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集中采样工作。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捐献流程等,来自开发区五个镇办的爱心志愿者撸起袖子,伸出手臂,献上“生命火种”,为血液病患者增添生的希望。
采集完血样,来自沙河城镇志愿者胡兆阳特别自豪,她拿着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说:“如果有一天我配型成功了,我会毫不犹豫把我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需要的患者,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这项活动,让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得到康复。”
活动当天,共有20余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进行血样采集,生命因奉献而精彩,社会因关爱而温暖,感恩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爱心使者,奉献自己的爱心,挽救他人的生命。因为他们的善举,给更多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为中华骨髓库注入更多“生命的种子”。
秦皇岛市红十字会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佳蕊
8月13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带领部分党组成员、业务骨干、优秀志愿者一行5人,在卢龙县红十字会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卢龙县印庄乡相公庄村慰问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王佳蕊,为她送去慰问品和救助金。
7月21日,年仅21岁的王佳蕊在家人和卢龙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石家庄成功捐献了24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挽救了一名患有血液病的同龄人,成为我市第40例、河北省第611例、中华骨髓库第13596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如今,这个年轻的姑娘早已恢复良好的身体状态,开始正常工作和生活。
2001年,王佳蕊出生于卢龙县印庄乡相公庄村。10岁时母亲被检查出肝硬化,身体每况愈下,3年前又因脑血栓瘫痪在床。父亲早年去世,弟弟年幼,正在读初中。7年前,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王佳蕊身上。本该被呵护的年纪,她坚强地撑起了整个家。重病的妈妈和14岁的弟弟是王佳蕊最大的牵挂。16岁就出来打工的她,不敢生病,不敢偷懒,拼尽全力,为家人争取生活的希望。
除了在工地干活,王佳蕊还利用多年的经验,帮助工程方联络工人,“这孩子肯学肯干,考了驾照,还经常开着面包车拉货,帮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找活儿。尽管生活这么艰难,她却从来不抱怨,总是乐呵呵的。”工友们对王佳蕊赞不绝口,当大家知道她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更加钦佩她的善良。
自身的生活经历,让王佳蕊更加懂得健康的重要,2020年11月,她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秦皇岛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重获新生。王佳蕊得知,接受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是一名与她同龄的男孩儿,正在上大学,“能上学是多么幸福的事,盼着他早日康复,重返校园。”王佳蕊祝福这位远方的男孩儿,也希望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满,远离病痛,并呼吁全市社会各界和广大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去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血液病患者。
顺利完成捐献后,她的事迹通过红十字会被媒体发现,新华社中新网、《中国红十字报》《河北青年报》《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捐款捐物,表示慰问。市红十字会也立即着手开展针对这个善良而特殊的家庭的慰问。
慰问过程中,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详细询问了王佳蕊的家庭情况,对全家的生活给予了充分的关心。他表示,王佳蕊捐献造血干细胞无私奉献的大爱行为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虽然生活困苦、身处逆境,但乐观、善良的她仍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重获新生,在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精神和行为,不愧为当代青年的楷模,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代表市红十字会全体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对王佳蕊及家人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他要求,市红十字会执行新出台的《“三献”困难家庭救助暂行办法》,立足实际,关心关爱“三献”困难家庭,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从多个渠道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决不能让捐献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 志愿者代表当面也对王佳蕊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并带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带去了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们的关心和问候。大家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共同努力,帮助他们全家渡过难关。
延伸阅读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原始造血细胞,它的恶性增生可以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进而导致白血病,而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使白血病患者恢复造血功能。造血干细胞是可再生的,采集造血干细胞不是“抽骨髓”,而是采用皮下注射动员剂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整个过程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和重症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有效手段。 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只需在前臂静脉抽取大约10ml血液,就可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采集血样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及时把志愿者的血样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华骨髓库,供需要的患者查找检索。一旦配型成功,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与志愿者取得联系,根据个人意愿,安排志愿者进行捐献前检测和体检,符合条件即可捐献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