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来自石家庄市正定县的王先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这袋混悬液将拯救一位少年的生命。
王先生是中华骨髓库第13779例,河北分库第614例,石家庄市第171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今年7月份,他接到河北省血液中心的电话通知说配型成功,王先生说:“当时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是比较激动和喜悦的,没想到自己也能救人一命。”
在2016年的一次献血时,王先生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了解到中华骨髓库并留下血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这是救人命的事情,咱能帮就帮呗。”回想起入库的经历时,王先生脸上浮现了笑容,淳朴的话语里透露着坚定。
王先生的妻子说:“他是一个很热心肠的人,几乎每年都会献血,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他的决定,也能给7岁的儿子做榜样。”
随后,王先生顺利通过了体检和高分辨检测,于8月13日来到石家庄进行捐献前的准备工作。采集当天,当问及王先生身体感受时,他说:“从前几天打动员剂到今天采集,身体都没有什么不适,感觉和献血差不多。”
王先生从感谢信上得知,他要帮助的是一名正在上学的孩子,王先生感慨道:“正是花季少年,却遭受了病痛的折磨。我也是一个父亲,所以特别能体会患者父母的心情。希望他能够尽快康复,恢复好身体,他的未来是光明的。”
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机率为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能够匹配成功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幸运。王先生表示,将尽其所能向身边的朋友亲人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他希望能有更多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这样就有更多的血液病患者能够得到帮助。(种丁菲、赵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