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的节日·七夕】穿针乞巧 结拜姐妹——文化学者话廊坊七夕民俗)
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迎来传统节日七夕节。记者采访了廊坊民俗文化学者王晟,介绍廊坊地区的七夕民俗活动。
七夕指的是农历七月七日,旧时过节主要在晚上,所以被称为七夕节,其习俗来源于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旧时这一天女性要向织女乞巧,所以又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等。完书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记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廊坊地区过七夕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很有地方特色。”王晟介绍说,廊坊地区七夕节民俗活动分为两类。白天,女孩们乞巧。每到七夕这一天中午,她们就用一个碗盛满水,在阳光下晒一会儿,然后每个人拿出一根针,放到水面上。这时就能看到针在碗底的投影,如果投影是剪刀形状,意味着将来手很巧;如果投影是棒槌形状,意味着手笨。虽然很少有女孩子把这个结果当真,但也是传承几百年的一种风俗。传说到了晚上,小孩子们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阵阵哭声,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时互诉衷肠,如果下雨就会被认为是他们的眼泪。
“七夕在旧时还是妇女结拜姐妹的日子。一直到今天,在廊坊地区的一些城镇和农村还保留着七夕节结拜姐妹的习俗。”王晟介绍说,这一天,几个姐妹的家长会早起,挨家挨户要一些米,熬上一锅“百家饭”,大姐的家长为每个姐妹盛一碗米粥,并在碗下压一张剪纸。结拜仪式结束后,每人自行选择一碗粥,如果粥碗下面图案是剪刀,就寓意女孩心灵手巧,将来会从事裁缝之类的工作;如果是算盘,将来可能从事会计;如果是书本,将来可能学业有成,这些都寄托了旧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近几年,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批传统节日经过重新挖掘和整理后,大有回归之态。”王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