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兽
1978年,在对吴桥县罗屯、李思孟村、陶庄一带四座北朝墓葬考古发掘中,出土随葬陶俑200多件、日用物品数件、生产生活用具百余件、陶家畜家禽动物模型30多件。沧州博物馆特意设计了俑阵的陈列方式,来展示这些随葬品,其中的几件镇墓兽,虽已残破,但却放在了队列的最前面。
我们平时在各博物馆参观墓葬出土文物时,除了能看到金属、陶、木、石、瓷、琉璃、丝帛等各种质地的生活器物、饰品、俑等随葬品外,有时还能见到一些人面兽身、兽面兽身、长角长翅等造型奇异的物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镇墓兽。按照丧葬习俗安放在墓室内外,用来震慑妖魔鬼怪,保护亡灵安宁、福佑子孙。
镇墓兽一词并非器物本名,而是现代考古学的命名。1937年,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头插鹿角的木雕怪兽被发现,日本学者水野清一撰文介绍,认为此物具有镇妖辟邪的功能,可称作“山神像”或“镇墓兽”。之后,随着楚墓的不断发掘,出土大量此类器物,考古发掘报告者采用了水野清一的称谓,统称为“镇墓兽”。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春秋中晚期楚墓,到战国时期开始大量使用,魏晋至隋唐大流行,五代以后逐步消失,宋元时期偶有发现。镇墓兽前后流行1300余年,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质地来看,起初由木铜所制,后改为陶石为体,到隋唐又变为瓷土;从工艺看,装饰由早期的漆绘、嵌金银工艺至魏晋、北朝的简单粉绘,再到隋唐的粉彩、三彩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从形制上看,从早期鸟、兽、人到魏晋的走兽,再到北朝、隋唐的狮首、人首,姿势从早期的站立到魏晋的行走,再到北朝、隋唐的蹲踞;从体量上看,由小到大;从数量上看,从楚墓中每座墓室只有一个镇墓兽,到隋唐时期的墓有“四神”。多方面的改变,让我们看到古人在镇墓兽身上所付出的心血。
通过考古发现,镇墓兽的使用有一大特点,就是往往出土于有成套随葬品的有梈室的墓中。显而易见,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随葬镇墓兽。这其实很好理解,只有达官显贵才希望死后在阴间延续人间富贵生活、讲究排场,需要守卫墓门、驱邪避恶。沧州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本地出土的镇墓兽并不是很多,除开篇提到的吴桥北齐墓外,河间市南冬村南北魏邢氏墓群曾出土人面兽身釉陶镇墓兽,黄骅北齐常文贵墓曾出土一件镇墓兽,献县东樊屯村唐墓曾出土几件双人首龙身俑、人首鱼身俑、人首鸟身俑、兽首禽身俑等身首相异的俑,还有虎型兽、独角怪兽、猪型怪兽等,均认定为镇墓兽。
和千人千面一样,镇墓兽也是“千兽千面”,如果仔细端详,感觉镇墓兽并不可怕,反而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呆萌”,它们集合起来甚至可以组成一套超级卖萌的表情包。就拿沧州博物馆俑阵中这件人首兽身长翅膀的镇墓兽来说,它居于领头位置,皱眉、瞪眼、撇嘴,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但观众每每转到这里,常会被其表情逗笑,有的观众戏说它当了“老大”还不高兴,还有的观众模仿它的表情与它合影,给参观增添了不少乐趣。(王健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