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来自秦皇岛的00后女孩小王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进行“生命火种”的采集,为远方一位同龄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2019年,刚刚成年的小王第一次参与了无偿献血,自那之后她坚持半年献血一次。她说:“献血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也是我做贡献的一种方式。”2020年底,在参与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她了解到了中华骨髓库,自愿留下10ml的血样入库,谈到入库的原因时,这个女孩说:“工作人员跟我介绍说,配型成功就能帮助到血液病患者。我的妈妈常年生病,瘫痪在床,所以我特别能理解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心情,留下血样不过是举手之劳。”
今年四月,小王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她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当工作人员问到小王,是否还愿意捐献,捐献的想法有无改变时,她回复说:“愿意捐献,没有改变,随时都可以捐献!”挂掉电话后,小王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害怕生病的母亲担心,她并没有向母亲透露这个消息,只是和自己的朋友分享了这份喜悦。
之后,小王顺利通过了高分辨检测,她保持清淡饮食,为体检做准备,她说:“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所以只能在饮食上下功夫,既然选择捐献就要对患者负责。”小王顺利通过了体检,并于7月17日抵达石家庄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小王一直害怕打针,注射动员剂时,她说:“我还是有点怕,但是想到能救人一命,我对打针的恐惧就能缓解很多。”在这期间,她的身体出现了轻微不适,小王说:“既然都走到这一步了,那就要坚持到底,不能让患者失望。”
采集当天,小王收到患者写的感谢信,“医生告诉我有位无私的捐赠者与我配型成功,这份好消息,犹如一个绝望的人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缕光明,一个迷失在森林的人,找到了一条归家的路,再次说声谢谢……”得知自己帮助的是一名同岁的血液病患者,她说:“听说他还在上学,希望他早日康复,学业有成。”
小王的男朋友李先生陪伴捐献时说:“她一直是个很乐观很积极的人,她决定捐献的时候我有点担心,但是在了解过后,得知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很佩服也很支持她,她的精神感染了我,有机会我也会选择入库,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
当天,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24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采集出来,将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至此,小王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3596例,河北省第611例,秦皇岛市第3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