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风情<211> | 传承四百年的梵声雅乐仍旋绕在瀑河岸边)
北贺寿营音乐会
保定徐水区北贺寿营村是一个自然村,位于瀑河东岸,建村的历史无考。在《徐水县新志》记载:清泉寺在北贺寿营南清康熙十年村众重修。《徐水民间花会》一书中记录:北贺寿营音乐会,上溯明末为十番会(西乐),乐器有瑟笆、弦子、柳琴等弹拨乐器(现任会首徐香池口述:抗日战争时期,瑟笆、弦子、琴等弹拨乐器被日本人抢走,而使十番乐失传)。
在清乾隆年间,十番会(西乐)转为音乐会(北乐),至今已传承有四百多年。该会1978年以前一直沿用工尺谱。1980年始用简谱,2014年被评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2016年被评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至今音乐会仍保持着多神崇拜的民俗传统,在老辈子年间,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六都要搭棚拜会,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药师菩萨、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等神明,这种佛道同棚祭祀,是典型的民俗信仰。每年七月十五还要放河灯祭河神。现存有《北贺寿营音乐会民国岁次乙亥年仲春抄写曲歌套丝壹册》曲谱。
按照徐水传统民间音乐(文会)划分,吵子会为东乐,十番会为西乐,音乐会为北乐。北贺寿营音乐会属于徐水北乐,也属于冀中笙管乐范畴。徐水北乐特征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多是本地寺庙传授给本村村民演奏。曲目演奏风格:古朴端庄、肃穆严谨、细腻典雅、悠扬顿挫。演奏曲牌多为套曲,是由多个曲牌组成。曲目来源是南北曲、佛曲。演奏形式为合奏,听者闻之令人神怡,有雅乐梵音之声。文场乐器有:小管、笙、笛子。武场乐器有:云锣、铛锣、大鼓、大镲、铙。踩街时演奏散曲,撂场时演奏套曲。
北贺寿营音乐会在曲牌演奏中也分为文武场,以小管领奏开场,领奏者叫头管,只能是一人。笙、笛为伴奏乐器,曲目演奏形式是合奏。笙、管、笛俗称北乐三大件,有独立的曲谱,演奏人员没有固定人数限制,是文场。演奏的传统曲目有:《钉大缸》《豆叶黄》《金字经》《四鹅鹅》《栏檀沙》《北玉江枫》《花板小二番》《贺新年》《小放驴》《茉莉花》《北乐小曲》等30多首。云锣、铛锣、鼓、铙、大镲等打击乐器在老辈子年间叫响器,打击乐器也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曲谱,是武场,有固定演奏人员,云锣二架、鼓一架、大镲四付、铙四付、铛子一个、板一个,演奏的传统曲目有:《长胜盼》《丝锣》《封坛咒》等。打击乐器与吹管乐器既不相互统属而又相互配合,共同演奏完整套曲。用北乐会里的人说,头管一吹不能停,一大套曲子就要完整演奏下来,有的曲目时长达10分钟。
在大北方笙管乐文化圈中,冀中音乐会独树一帜,涵盖徐水区民间所称的东乐、西乐、北乐、南乐。通过网上资料得知,十番会是在清入关后而传播开来,是由北向南传播,主要是在易县一带,没能南下。在明末年间,有南方十番会沿运河等河流传入北方,后在北方传播开来,汇聚于华北一带。北贺寿营音乐会在明末是十番会,在清乾隆年间转音乐会,在南方十番乐的传播路径和传播年代上相吻合。音乐学者们一直在寻找明末年间传播到北方的南方十番乐,而北贺寿营音乐会最有可能在转会以前是南方十番乐,如若在现存的曲谱中寻找到南方十番乐曲谱,则能为音乐学者们探索南方十番乐的流传提供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