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抚宁区首笔规模化集体经营性资产——茶棚乡“村集体经济优质西红柿种植引领示范项目”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拍卖。
该项目经茶棚乡政府统筹协调,以下辖15个村为主体,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暖棚45座,大棚经营权转让期5年。此次拍卖本着公平公正、规范透明原则和为村集体增收出发,引入第三方拍卖公司,拍卖过程由茶棚乡党委领导、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抚宁区分中心领导及村委代表、村监会代表、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并监督。大棚租金起拍价1万元/年,5年期租金共计225万元,拍卖结果得到了镇村两级和村民代表的高度认可,为我市农村产权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入市交易提供了可圈可点的样板。
今年5月份以来,在市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我市农村产权交易驶入了平稳运行的快车道。5月18日,市纪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小微权力”监督服务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到要搭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全部纳入平台监管。纪委监委的介入、监督,对我市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规范有序开展起到助推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共挂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建设项目、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项目101笔,挂牌金额4616.56万元,成交项目54笔,成交金额1394.7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挂牌交易的笔数、金额均大幅提升。
据了解,秦皇岛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于2019年年底,是经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供销社牵头组建的非营利性机构,为全市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建设项目等12类农村产权的交易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发布、组织交易、交易鉴证等服务,对各县区交易业务进行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和数据整理汇总。
交易中心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突出公益性,以保障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财产权益为根本,以规范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以构建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流转顺畅的交易管理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为农村资产资本化、农村资源市场化、农民增收多元化提供优质服务和制度保障,引导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平台健康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工作,交易中心分别在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抚宁区、北戴河新区和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产权交易分中心,指导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供销社分别牵头组建了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乡镇服务站85个、村级服务点1809个,覆盖率达100%。
“下一步,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在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和市供销社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对标对表先进市,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高效率运转、高质量服务,真正将农村的‘死’资源变成‘活’资本,畅通农民群众处置自有资源和资产的渠道。”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任张彦波说。(全媒体中心 记者 陈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