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来自石家庄市的“90后”小伙儿时先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当天共采集43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种”。至此,时先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3529例,河北省第609例,石家庄市第1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时先生是一名货运司机,93年出生的他从21岁开始就坚持献血,8年来,他共无偿捐献全血13次,并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献血,奉献爱心。2020年,在一次献血过程中,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就留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一年前,时先生接到初筛成功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可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捐献终止了。“我当时很失落,也有点失望,没能帮助到那位患者,我还挺自责的。”时先生说。今年5月份,在外地的时先生又接到河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筛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当时不敢相信,觉得很不可思议,概率这么低的事情我能遇到两次,我感觉很惊喜。在我再三确认后,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这是又一次救人的机会,我特别激动。”在与工作人员沟通好体检时间后,时先生提前四天回到石家庄,全力配合体检及捐献工作。当被问及,如何安排工作时,时先生说:“我做的是个体货运,工作时间可以自己掌握,活儿可以慢慢干,救人的事不能耽误。”
刚开始家人并不同意他捐献,时先生就跟家人说,“这是救人的事情,可能目前全国能救他的人就只有我一个,这件事情我肯定要做。而且,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就跟献成分血差不多,根本就不用抽骨髓,对身体也没有影响。”在时先生的劝说下,家人都同意了。之后,时先生调整饮食习惯和身体状态,顺利通过体检。7月2日报到后,时先生连续5天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虽然在此过程中,有腰酸、腿软的情况发生,但时先生认为这与救人一命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捐献当天,受捐者通过红十字会送来了感谢信,感谢时先生的无私大爱。
时先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想为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尽管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并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什么,他还是告诉孩子:“爸爸要去做好事了,是在帮助别人,你们以后也要帮助别人。”
“我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中华骨髓库,拯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让他们能够早日战胜病魔。”时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