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张士兆在“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大讨论”动员大会上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敢于动真碰硬,而有些同志对问题避而不谈或者只谈不解,不敢直面矛盾,不敢较真碰硬,凡事层层请示汇报,出了问题,就向下级‘甩锅’,对职责边界上的事推诿扯皮、互踢皮球。开展大讨论活动,就是要从‘只求保险、怕担风险’中走出来,主动作为、担当实干,坚决扛起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责任,打造一批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的发展亮点。”
当前,我区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比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面临新的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仍有短板。破解这些难题,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拼搏进取、打开局面。
干部干部,干字为先。干部就是干事的,就是担当担责的代名词。如果一切事情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没有任何困难,那还要我们干部干什么?如果凡事都有充足的财力、丰厚的人力资源作保证,那干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正是在左右为难的“两难”或者“多难”的情况下,能否做出最优决策,这才是干部工作水平的体现。
社会发展日益多元,经济社会形态日趋复杂,许多事没有点敢闯敢拼的劲头,没有点百折不挠的韧性,是干不好的。作为中心城区,随着人口、资源和产业向主城区集聚,我们的工作对象、工作领域、服务范围都在扩大,没有点较真求实、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耐心,城市发展就不会那么稳健。举凡征地拆迁、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都得有那么一股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奋斗精神。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担当大小,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格局。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区之大者,干工作、想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从全区大局出发,自觉服务和服从于中心和大局,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心、担一份责、出一份力。要加强锤炼和学习,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尖锐矛盾的智慧和能力,涵养当先锋、作表率的勇气,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善于在矛盾交织的地方成就事业、创造业绩。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敢为人先、敢为人镜,少一些明哲保身的俗气,多一些锐意进取的豪气,少一些瞻前顾后的胆怯,多一些光明正大的胆气,秉持公正无私的格调,拿出货真价实的举措,善做善成,做到极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
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履职尽责是不允许回避的,因为我们已经入了党、做了干部,向党和人民作出了承诺。权力、职位不是享受待遇的“乌纱帽”,而是意味着责任、道义和担当。为官不为,是一种迷失,更是一种耻辱。如果做事只为“作秀”,上班只为“上位”,那是要遭到唾弃的。
作者:海港区融媒体中心特约评论员 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