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长城青山秀,隘口桃林碧水悠。”初夏时节,卢龙县刘家营乡桃林口村,被山水、长城环抱的小村庄如世外桃源般美丽静谧。
青龙河像一条飘舞的玉带绕村而过;附近山上明长城绵延数里;错落的村庄被高山、河流、梯田环绕。村口的大坝气势恢宏,河水顺着坝前的泄水口犹如百匹骏马载着勇士奔腾而出冲向战场,河底岩层在白浪常年的冲刷下形成了桃林口“三千世界”之一的千层石浪。
拥有538户、1530口人的桃林口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自古就是军事要塞,明早期蓟镇总兵府府治就设在这里。长城主线从村边穿过,当年驻守的明军依附长城建有规模可观、壁垒森严的城堡,而且保存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二十年间,记者多次到访桃林口村,用镜头和笔触展示山水边城的风貌。近日,我们再一次到访这个历史悠久的“长城村”。
“知耻碑”记录往昔
采访车驶入村子,道路两边依山傍水的青石瓦房安静矗立,这些看似普通的房子却有着非凡的历史底蕴,它们几乎都是用长城砖搭起的。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桃林口处长城遭到大规模毁坏,村民“就地取材”,用长城砖建院、建房,甚至厕所都是用长城砖石垒砌而成。桃林口村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
用长城砖建院、建房,桃林口村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
如今,拆城墙盖房建屋早已成为过往,村民早已知道长城是世界之最,都能积极主动地去爱护它,村口静静矗立的“知耻碑”,是他们对过去错误行为的愧疚和忏悔。
近年来,当地政府制定一系列可行性保护规划。这些长城民宅作为历史遗产将永久保存下去,与周边山脉上绵延的长城、秀美的山水融为一体,成为小村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求发展应对变迁
得知记者要来,村支委陆春田特意开车到村口迎接。村中街道干净整洁,环卫工人弯腰清扫街道,除了树荫下几位纳凉的老者,街道上行走的村民并不多,村庄安宁静谧。
“忙完春耕,村里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陆春田笑着说。
桃林口村有耕地750亩,村民种植玉米、花生和大豆,人均也就几分土地;村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大地粮食作物、畜牧养殖和外出打工,新世纪初村民的年均收入不足千元,在全乡乃至全县都属于贫困村。
间苗除草,玉米、花生和大豆是村民的主要农作物。
近年来,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下,村里对原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提高村里畜牧养殖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加之从2008年开始,长达数年的长城民俗旅游、山水游等旅游开发项目实施,村庄找到了全新的发展之路。
“旅游兴旺时,几乎家家都有铁皮船,村里农家乐就有20多家。”陆春田说,后来,房车露营地又在这里落户,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依山傍水的小村子整日喧嚣声不断。
“桃林口水库是重要水源地,担负着城市供水、农田灌溉、防洪等多项任务,几年前成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后,政府开展水源地整治工作。”陆春田说,桃林口村位于保护区范围内,对游船、游艇、旅游项目设施等也都进行了全面清理,村里的农家乐也关了。
流转村民和村集体土地建成的占地270亩的房车露营地也拆除了。“你们刚过来看见的那一大片花海就是原来的房车露营地,现在都种花了。”
生态村落静谧生活
“水源地保护是好事,生态环境变好了大伙儿也
“2010年,桃林口水库小坝加高后,政府每年给村里50万扶贫立项基金,专款专用,老百姓买牛买羊都可以使用。此外,还有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男60岁、女55岁以上,每人每月领257元。建房车露营地时在咱村征地270亩,其中村集体70亩,其余都是村民的,共涉及300多户村民,按照1亩地1000元给的占地款。目前,已给占地款87.5万元。”陆春田说。
村里还结合地域优势发展板栗种植,在山上栽种了360亩板栗树,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开春,县林业部门帮村里嫁接了栗树,今年秋天就能挂果了。”
没有游客如织的喧嚣,村庄呈现出历经岁月沉淀之美。72岁的村民李洪宾和老伴儿坐在自家院落里的核桃树下纳凉。
李洪宾家的宅院在村里很有名,整面院墙都是长城城墙的一部分。记者几次来村里,都去他家老宅拍过照,前些年,还能看到李洪宾老伴儿在院里摇纺车纺线。
前几次来,李洪宾都不在家,在县城的儿子家帮忙带孩子。这两年,孩子长大了,不用他骑电动车接送,他不再往城里跑,和老伴儿守着老宅过日子。
沿着他家后院长城砖砌成的台阶爬上城墙,向东望去,青龙河畔沿岸大片怒放的花海绵延不绝,美不胜收。“原来这里都是农田,水源地保护以后,都种了花。”闲暇时,李洪宾也常爬上城墙看花,享受静谧惬意的村居生活。
闲暇时,李洪宾也常爬上城墙看花,享受静谧惬意的村居生活。
行走在村中,镶着白瓷砖的新民居夹杂在长城砖垒的民房之中,近年来,村里年轻人结婚生子新盖的房子,打破了村庄被长城砖覆盖的单一底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桃林口村的村民们也顺应时代,不断做出选择和改变,继续过着热气腾腾的日子。
全媒体记者:马卫庆 刘双喜 周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