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区委书记张士兆明确指出,有些干部习惯于当工作“二传手”,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一问说不清,再问三不知。开展大讨论活动,就是让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二传手”干部无处遁形,让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的确,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同志汇报工作,只会照本宣科,念提前准备好的汇报材料,再追问一句两句,立即瞠目结舌,为了避免尴尬,只好组织些答非所问的语句搪塞过去;了解工作进展,一问回头,“副局长更明白”,再问摇头,“副局长不知道,科长应该清楚”,三问低头,“科长说具体负责的同志才能说清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原因不外有二:一是“逍遥派”“太平官”做惯了,懒得费心用神,总认为自己大大小小是个官、是个头儿,听听看看就够了,不用亲自上手。二是自诩“手指盖长毛”——老手,靠着老经验老规矩吃饭,总感觉这样好那样也好,不外如是,于是一身轻松。总之一句话,不愿、不屑亲自过问、亲自了解、亲自解决,靠着别人“喂饭”。
“二传手”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关键的是会阻碍事业进步,带坏队伍风气。“端来什么吃什么”,吃的都是别人嚼过的馍,不了解一线情况,不解决具体问题,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一问三不知”才怪。对已经出现的新的变化漠然视之,更不用说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预见性。头雁勤,群雁方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惰,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一把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假如“一把手”甘于乐于做“二传手”,“二把手”“三把手”乃至以下,自然更加乐得逍遥。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此风一长,自然会松松垮垮,自然会让群众怨声载道。
劝“一把手”别做“二传手”。首先是对自己负责。谁会没有自尊自爱之心呢?谁能忘了年轻时那番壮志雄心呢?而今有了施展的舞台,怎能把个人当年抱负轻放一边了呢?要知道,凡有作为者,不依赖于机巧,也不寄望于侥幸,吃苦耐劳是他们人生的财富,扎根基层是他们成功的秘诀,真抓实干是他们赢得称赞的不二法门。其次是对单位负责。俗语有云: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班子行不行,就看前两名。“一把手”作风什么样,单位作风就什么样。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工作搞不好,水平上不去,干部职工也都脸上无光,兄弟单位凑在一起,腰也不大挺得起来。最为重要的是对群众负责、对事业负责。岗位尤其是“一把手”岗位,是稀缺资源,在其位不谋其政,占其岗不做其事,木胎泥塑,自己不干事,还阻碍着其他想干事的,损失就是双倍的。“一把手”就要有“一把手”的样子,就要有“一把手”的担当,听得见群众的呼声,看得到企业的诉求,能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厘清头绪,找到办法。
“一把手”千万不要当“二传手”!
作者:海港区融媒体中心特约评论员 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