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廊坊市2022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远景数字科技研创中心项目开工。该项目将建设文学研创中心、数字研发中心、科技研发楼等,助力廊坊开发区数字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市通过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的机遇,强化顶层规划设计、主动引进培育项目,促进数字和产业“两化”互动,不断激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202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8.8亿元,同比增长13.5%,占河北省总量的21%,给全市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廊坊开发区,以华为、润泽、联通、京东、人保等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21年底,仅廊坊开发区就建成数据中心94.5万平方米,大数据应用中心33万平方米,建成机柜7.29万架,可运行服务器110多万台,已运行机柜7万架、服务器90多万台。
同时,我市聚集了华为、志晟等软件技术服务商,中科空间信息(廊坊)研究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等研发和成果转化机构,全市大数据生产及应用产业快速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项目纷纷上马,只是我市实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化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廊坊位于京津之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同时还是北京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早在2009年,“大数据”概念还未深入人心之时,我市就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启动数据中心建设,引进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全力打造京津冀地区算力中心。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先后制定《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并确定“数字廊坊”建设的发展目标。
贴面、开料、封边、打孔、分拣、包装、入库……在索菲亚家居(廊坊)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经过智能化改造的定制家居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生产流程全自动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柔性化生产能力。
一手抓数字产业化,一手抓产业数字化。在大力发展数字产业的同时,我市还十分注重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装备制造、服装加工、食品、家具、机器人等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建成75个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其中35个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建成2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香河机器人小镇成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园区,超过1000家企业实现了“云”上服务。
大数据多领域应用,一朵朵“智慧云”,提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在海宏环保大数据平台上,汇集全市90个观测点的温度、风力、气压、降水、沙尘等数据,预测空气质量,从而为我市制定污染防治举措提供依据。
在廊坊,像这样的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多。通过遥感地图,即可查看宅基地违建、河道治理、林地占用、垃圾堆放等情况……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我市建立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机制。
“数字”点亮智慧生活。扫码取菜、感应称重、自动结账、24小时营业……小区内的“无人果蔬店”让市民享受到了智能设备带来的购物便利;智能道闸一杆一车有序放行,居民进出,只需面对摄像头“刷脸”即可;“智慧交通”通过电子眼、绿波带缓解交通拥堵;“智慧政务”实现审批服务线上化,企业开办时间进入“小时”时代,充分依托“一窗通”平台,提升拓展“一站式”功能,全程实现“指尖办”。我市开展了“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安防”等一系列数字化民生工程建设,数字惠民成效显著。立足新发展阶段,数字廊坊建设正乘着数字化变革的东风,不断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