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18”消费提醒)
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大促即将开幕,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推出“定金预售”“限时秒杀”“跨店满减”等优惠让利活动,激发消费者购物热情的同时带动消费增长。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消保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和敦促商家平台做到以下几点:
条款设置公平合理
商家、平台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设置公平合理的交易条件和权责对等的合同条款,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尤其不得以“商家可单方面取消订单”“赠品不退不换”等格式条款来免除或减轻自身责任,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应当严格按照《民法典》《电子商务法》《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活动规则详细告知
商家、平台应事先向消费者详细告知活动规则,尤其要显著提示涉及消费者权益重大事项的条款,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抢购时间、参与资格、发售数量、叠加优惠、发货时效等消费者重点关注的事项,商家、平台要确保工作人员对此“了然于心”,并就相关规则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解释向消费者回复。
优惠让利“明价明折”
各大电商平台针对推出的优惠让利,叠加优惠、复杂规则等花样,消费者一时之间很难算清实付价格,各商家、平台应简化促销规则,在页面上显著标注折扣力度及实际到手价格。以便消费者比价选择、明白消费,实实在在享受到让利。
如实宣传诚信履约
商家、平台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对于临期食品,应在页面显著位置标注保质期,做好提示提醒等;此外,商家、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兑现广告宣传承诺,依法诚信履约。
制定预案备足库存
为确保促销活动顺利开展,尤其是“618”当日电商平台系统承载能力与实际交易量相匹配,商家、平台应全面评估运营能力,避免出现订单无法提交、无法正常发货等问题。做到提前部署、备足库存,及时与快递公司做好对接协调,确保咨询、销售、配送、售后服务各环节有序进行,妥善做好消费者咨询与投诉处理。
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剁手买买买”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商品交易要防范风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全面、充分地了解经营信息,选购预售商品时,更要仔细查看商家资质、商品描述、商品评价等综合信息。不要轻易尝试点击卖家主动通过软件提供的交易平台外的链接,更不要轻易通过这些链接付款,支付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
二是购买物品要保持理性。在促销期间,商家会发放优惠券、店铺红包、特价商品等,在网购前应做好购物规划,列好清单、做好预算,不盲目下单,根据自身需求有计划地消费。理性消费、理智购物,下单前了解清楚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和效果,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三是收取货物要注意细节。在618促销活动物流高峰期,要做好快递派送时间延迟的心理准备,慎买急于使用或者保质期较短的商品。在购物前,消费者应与卖家就送达时间、退换货方式、是否包含运费险等达成协议;收货时,要注意包裹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当面验货签收,如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商品不适合之时,不要丢失商品的包装,及时与卖家联系协商解决售后问题。如没有及时收到货物,消费者要留意交易系统自动打款时间,在自动确认收货前,及时联系卖家延长收货时间。
四是购物凭证要妥善保管。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每一个步骤都要采集或保留购物证据,注意截取宣传网页,保留聊天记录,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等购物凭证,为后期可能出现的消费纠纷进行维权提供依据。
五是主动维权要及时准确。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旦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依法主动维权,可与商家协商处理,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或者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商家所在地的消费维权组织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