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龙潭村:人与青山两相宜

0
分享至

青山如黛,草木葱茏,苍莽山岭间,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龙潭村宛如一叶小舟,荡漾着幸福的涟漪——宽敞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民居,绿树掩映中,连绵的种植大棚向山脚延伸……各类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迎着新时代的春风,龙潭村村民信心满满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五味子种植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李铎 方竟凯 摄

红色血脉赓续传承

龙潭村是有名的革命老村。1941年8月,中共滦东地委组成以信修为队长的30余人的武装工作队,进入青龙老沟、宋杖子、龙潭沟一带,开辟了青龙境内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冷口区”。

龙潭村的红色历史,都记录在村史馆中。这里成了村里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的耀眼明珠。

青砖蓝瓦、红色大门,在碧色天空映衬下,龙潭村村史馆格外瞩目。村党支部书记冯继昌介绍说,村史馆原本是村民加工米面的旧房子,经过修缮后,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馆内的一张张图画、一件件实物、一列列数字,无不诉说着龙潭村的昨天与今天。

整个村史馆分为悠远龙潭、苦难岁月、革命烽火、激情年代、山乡巨变、脱贫攻坚、党建指引、希望龙潭等多个部分。在村史馆,可以看到许多可歌可泣的军民团结、共同抗日的故事:“龙潭三道人”为掩护重伤的八路军,宁死不屈跳崖自尽;村里老王家将一名八路军藏在自己柴棚中,让七八岁的小女儿王玉兰给八路军送饭,不料被敌人发现,八路军带着小玉兰跑到山里,才逃过一劫;村里老马家为保护武工队的印刷机、粮食,故意暴露在敌人面前,家里多人被活活烧死在小草屋中……

“记住历史、留住乡愁,感党恩、跟党走。”冯继昌一语道破建设村史馆的初衷。记者发现,在展馆内设置有一处年轻党员展示榜,只有400多户的龙潭村,年轻党员多达数十名。

“党员就是领头雁,有了这些年轻党员,村里就有了希望。”冯继昌这样说。

冯继昌说得一点儿不假。今年50岁的冯继昌23岁时离家到市里打拼,不仅在城里安了家,而且还有了自己的企业。

致富不忘乡亲。2014年,龙潭村党支部换届时,已在城里安家办企的冯继昌回乡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我过上了好日子,山里的乡亲们却还生活在贫苦中,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事。”

在商界闯荡多年的冯继昌心里明白,“要想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日子过起来,就必须发展自己的产业,就必须让村子靓起来、日子富起来。”面对村集体不仅没有钱, 反而还有20万元外债的困境,冯继昌先后自掏腰包100多万元,同时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对口帮扶单位、科技院校、民营企业等社会帮扶资源。在他的带领下,党员们纷纷集资垫资、投工投劳。2015年以来,他带领干部群众先后完成河道水坝、道路桥梁、绿化亮化等各类建设项目40余个,乡亲们赞叹连连:“有这样的书记,咱村有希望。”

有了好环境,更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冯继昌请来高校专家,开展板栗剪枝技术培训,提高传统板栗种植产量。另一方面,他为村里引进食用菌栽培项目,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收益分红覆盖全体贫困户,为近百名贫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让村子越来越美,让全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冯继昌的带领下,龙潭村已“翻身”跃居全县发展前列,共富,共兴,共美,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青山与人两相宜。

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夏日的龙潭村,远眺,蓝天白云下是山上层层叠叠的绿,与坡塬上一行行泛着银色的地膜交相辉映;近看,田地里的大棚鳞次栉比,旁边一株株苍术、五味子正在拔节生长。大棚里,负责人王春利和村民们正忙着摆盘、装土、播种、搬运……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这些苗长势良好,到秋季可移栽棚外了。苍术的根茎可以入药,也可以提取消毒剂和植物精油,是中药治疗新冠疫情方剂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药材。”王春利拔起一株说,苍术生长期一般在3至5年,一亩地的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净利润在3万元左右,是村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新渠道。

紧挨着苍术大棚的是木耳大棚,记者看到菌棒上已经有密密匝匝、探头探脑的朵朵米粒大小木耳,大棚里带着菌香的潮润空气扑面而来。“2019年,村里开始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当时的驻村工作队为村集体争取到省财政和社会资金165万元,建设了食用菌产业园,占地30亩的10个食用菌暖棚”。冯继昌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在龙潭村形成规模。

板栗作为青龙特色产业种植,龙潭村栗子树漫山遍野。因山路不便、技术缺乏等影响,龙潭村板栗效益较低。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努力下,村里修建了田间作业路,邀请专家来为村民做技术培训。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副教授张京政平均每周都要来龙潭村一次,深入田间地头为百姓培训果树育种与栽培技术。“以前,大伙儿都认为自己的剪枝手法好,可事实证明张教授‘抓大放小’的剪枝技术更有效。”龙潭村村民姚建民对记者说。如今,村民种植板栗积极性高涨,板栗年产量已突破500吨,人均年增收4000元,创历史新高。

种植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龙潭村又把目光瞄向了乡村旅游。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村里已形成了“龙潭五环游”,即以杏花海和红叶谷为核心的生态环、以老子石像和小峡谷为核心的奇石环、以栗树王和瓮圈为核心的古树环、以老道庵和五指山为核心的宗教环、以老高家和老马家两个自然村抗日事迹为核心的红色环。龙潭杏花节、峡谷漂流、特色牧场、龙潭风情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农家乐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已初具规模,龙潭村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除了特色产业,龙潭村这两年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而这才是乡村振兴最澎湃、最持久的力量。”冯继昌把这句话对记者说了好几遍。

说起现在的幸福日子,64岁的村民宋海笑得合不拢嘴,他和老伴儿将10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的新房收拾得井井有条,儿子的结婚照更给这间象征新生活的搬迁房增添了喜气。

龙潭村曾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很多百姓都和宋海一样,一直在大山里住着年久失修的老土坯房,房梁塌了只能靠一根木棍支撑维持,几乎成为危房。“在这个穷山窝窝里住着,儿子一直打光棍,谁家姑娘愿意到这样的家生活!”回忆起过去的穷苦,宋海皱了皱眉,点上一根烟。

交通条件落后、居住分散、河道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一直是阻碍龙潭村发展的顽疾,也严重束缚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脚步。“自从工作队来了,感觉日子在一天天改变,有奔头了。”宋海说,工作队来了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让村民从原来破旧不堪的老平房搬进了干净整洁取暖先进的敞亮新房。

为了让老百姓住得更舒适,工作队积极帮助易地搬迁群众谋划取暖方案。“住上了新房不能再烧柴火了,取暖就成了问题,用电费用太高,我们最后想到了用空气能集中供暖,减轻百姓负担。”原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程带着队员多方寻求社会帮扶最终补贴8万多元,减轻了搬迁群众经济压力。

站在搬迁新居的阳台,对面就是青山绿水,房前有自家菜园琳琅葱郁,从前生存条件恶劣的搬迁户如今成为了全村幸福指数最高的群体,龙潭村30户人家91口人成为全县首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受益者。“刚搬过来没多久,40岁的儿子就娶上了媳妇,如今小孙子也出生了,全家人都有了新目标,儿子外出打工干劲儿越来越足,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宋海庆幸赶上了好政策,感恩党和政府。

除了新房,变化惊人的还有村里一条条新路。龙潭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漫山遍野的栗子树,但因山路崎岖难走,每年上山收栗子成了村民最头疼的问题。“就一条窄窄的山路,栗子成熟时我们每天上山背栗子,到天黑也就来回两趟,还累得腰酸背疼,很多上岁数的农民都放弃了。”村“两委”和工作队从整村致贫原因入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眼,跑遍市县交通扶贫部门,争取到40余万元资金,协调176吨水泥,拓宽连村路1.2公里,修建上山作业路2公里,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修到了田间地头,“现在骑电动自行车可以直接到山头,特别方便,从家里骑车10分钟就能到山里干活,不远就是卫生所,看病十分方便,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今日的龙潭村,一座座山种满了栗树、核桃树、苹果树,水渠如丝带缠绕在果林之间;整洁的乡间小路,或长或短、或高或低通向每家每户、通向沟沟岔岔,成为村民重要的致富通道。

来源:秦皇岛日报

记者:傅春秘 李楠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无症状肺癌”冲上热搜!医生再次提醒: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无症状肺癌”冲上热搜!医生再次提醒: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小宇宙双色球
2025-05-11 12:17:40
中国牙膏第一品牌:击败好来、佳洁士、高露洁,市场份额达到23%

中国牙膏第一品牌:击败好来、佳洁士、高露洁,市场份额达到23%

温读史
2025-05-10 10:39:58
肠癌发现就是中晚期?医生:身体若出现“三多两痛”,尽早做肠镜

肠癌发现就是中晚期?医生:身体若出现“三多两痛”,尽早做肠镜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05-11 12:35:44
韩媒警告:韩国已不是清朝时期国家!若发生对抗,中方要掂量后果

韩媒警告:韩国已不是清朝时期国家!若发生对抗,中方要掂量后果

梦史
2025-05-08 11:52:36
被严重低估的中国空军实力:53个航空旅,放在全球属于什么水平?

被严重低估的中国空军实力:53个航空旅,放在全球属于什么水平?

小宇宙双色球
2025-04-20 08:32:28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兰姐说故事
2025-04-28 10:00:09
为什么有钱人包养女大学生现象如此普遍?19岁女大学生说出内心话

为什么有钱人包养女大学生现象如此普遍?19岁女大学生说出内心话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5-10 12:02:32
苏提达王后被泰王用奢华牢笼圈养换忠诚,她成为棋子已无力反抗

苏提达王后被泰王用奢华牢笼圈养换忠诚,她成为棋子已无力反抗

野山历史
2025-05-09 15:49:39
巴出动“枭龙”战机,摧毁印S-400防空系统

巴出动“枭龙”战机,摧毁印S-400防空系统

政知新媒体
2025-05-10 14:05:47
泪目!戈登关键球三救掘金背后:他承诺竭尽所能帮助威少夺冠

泪目!戈登关键球三救掘金背后:他承诺竭尽所能帮助威少夺冠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05-10 15:28:35
故事:男催乳师独家揭秘,那么多女性找我,不仅仅是为了母乳

故事:男催乳师独家揭秘,那么多女性找我,不仅仅是为了母乳

飞云如水
2025-05-10 09:34:56
还没年检的车别着急,6-15年的私家车年检变了,不要听黄牛瞎忽悠

还没年检的车别着急,6-15年的私家车年检变了,不要听黄牛瞎忽悠

涟漪读史
2025-05-05 09:25:03
百度地图植入“车道广告”?网友:关不掉,影响行车安全!最新回应

百度地图植入“车道广告”?网友:关不掉,影响行车安全!最新回应

中国能源网
2025-05-10 11:25:10
美法官:特朗普政府不得继续推进大规模裁员或重组计划

美法官:特朗普政府不得继续推进大规模裁员或重组计划

财联社
2025-05-10 21:32:14
43岁李小璐又翻车了,穿蕾丝睡衣身材性感,被嘲审美一言难尽

43岁李小璐又翻车了,穿蕾丝睡衣身材性感,被嘲审美一言难尽

葡萄说娱
2025-05-06 09:18:45
颜值不够多多露肉,52岁陈慧琳的三角裤,终归是撕下了自己的体面

颜值不够多多露肉,52岁陈慧琳的三角裤,终归是撕下了自己的体面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5-10 11:56:23
前脚同意解除,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态度转变,美财长“不抱希望”

前脚同意解除,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态度转变,美财长“不抱希望”

蓝泾看一看
2025-05-11 14:05:10
中超11轮下来!海港跟申花都是输给成都蓉城 都拿不下北京国安

中超11轮下来!海港跟申花都是输给成都蓉城 都拿不下北京国安

80后体育大蜀黍
2025-05-10 22:27:00
96岁李嘉诚突然现身五月天演唱会,周凯旋陪同,被追问港口问题。

96岁李嘉诚突然现身五月天演唱会,周凯旋陪同,被追问港口问题。

清游说娱
2025-05-11 10:33:25
新加坡启动新一轮装备升级

新加坡启动新一轮装备升级

海外网
2025-05-09 14:03:09
2025-05-11 15:20:49

头条要闻

外媒:石破茂称没必要就关税问题急于与美方达成协议

头条要闻

外媒:石破茂称没必要就关税问题急于与美方达成协议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S妈撒谎实锤!马筱梅亲切喊她徐妈妈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房产
数码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教育要闻

重磅!2026英国本科申请通道正式开启!UCAS已开放26年课程检索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数码要闻

Intel Alchemist独显亮点功能:Deep Link停止更新!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互称击落对方无人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