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艾”在端午,“艾”在衡中——我校举行端午主题特别学习活动)
“五月五,过端午,插艾草,香满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端午节是民族文化素养在民俗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积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背后流传的悠久历史。值此端午佳节之际,衡水中学开展了端午节特别学习活动。
将艾叶打捆,插于门楣,艾香四溢满堂,驱蚊虫避湿邪,佑康健平安,随着老师的指引,同学们在课堂上亲手体验了插艾习俗的深刻魅力。
同学们打捆艾叶
同学们挂艾叶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写到艾草是“取太阳之火”,而全身都是宝的艾草也有其特定的时节,有“五月艾,六月草,七月八月当柴烧”之说。正值五月,同学们从百草园摘来艾草,并手工制作了艾叶香囊、眼罩和艾绒棒。
同学们在百草园摘艾叶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一步一步完成操作,对艾草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有了深入了解。怎么配比材料,怎么缝合香囊和眼罩,以及如何一步一步卷起艾绒棒,大家听得认真,做得仔细,一个个小伙子做起针线活一点不逊色。
配香囊材料
穿针引线
卷艾绒棒
学生做好的眼罩
学生感悟
花千吉:这次活动不仅趣味非凡,更是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药学的热爱,增强了对端午节的了解。
李四赫:通过这次有趣的课堂经历,我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端午节的内涵和寓意。同时,艾草的神奇功效也使我感到震惊,《本草纲目》中的注解更让我体会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在手工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仍有欠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抓住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我还在课堂上学到了保护视力的许多正确方法,以后要多爱惜视力,争取摘掉眼镜。
王星皓:参加这次端午特别活动让我感受颇多,端午节又是世界第27个爱眼日,老师向我们普及了耳部和眼周穴位,告诉我们一些按压穴位缓解眼疲劳的方法,还带领我们制作了眼罩,使我对视力保护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风决决,大潮滂滂,端午文化风传遍衡中校园,我也有幸参与其中,整个过程让我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