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弘扬传统文化 培树文明新风 崇礼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近日,我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高家营镇、白旗乡、四台嘴乡、石嘴子乡等多个乡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活动中,党员干部与村民围桌而坐,铺粽叶、填糯米、绑粽绳,一个个粽子通过灵巧的双手制作而出,现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随后,镇(乡)党委干部还看望慰问了困难党员、群众、驻村干部,为他们送上粽子和节日的祝福。
高家营镇
白旗乡
各乡镇还结合实际情况举办了民俗知识宣讲、文艺汇演等,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也丰富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台嘴乡
石嘴子乡
为了让幼儿园的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到来之际,区第一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分别组织孩子们开展了包粽子活动。活动前,老师们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孩子们讲述了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以及端午节的由来。随后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自行取粽叶、放糯米、压紧、包好,不一会儿,一只只漂亮的粽子就成型了,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充满了自豪。
一幼包粽子
二幼包粽子 送粽子
粽子煮熟后,区幼儿园的孩子们带着粽子走上街头,把热乎乎的粽子送给了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和防疫志愿者。得知是小朋友们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大家惊讶又感动。
端午习俗知多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女儿节等,在这一天,人们祭祖、祈福,欢庆娱乐。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却屡遭诽谤,两次被流放。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心如死灰,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以身殉国。后人常在这天缅怀纪念他。
传说为了不让鱼虾损伤屈原的身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这种食物逐渐演化为如今的“粽子”。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可加入红豆、甜枣、咸蛋黄、五花肉等不同食材为馅。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咸粽和甜粽。你喜欢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呢?
古人还以赛龙舟来纪念屈原。如今,赛龙舟已是端午节重要的特色活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其不同的寓意: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划船平安等。
每逢龙舟比赛,人们在池中激烈角逐,比赛速度之余,还有各式各样的花式划法表演。
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并配以香囊,用来驱瘟。
仲夏时节,万物长势正盛。古人认为,端午这天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因此,也有端午采药之俗。
丰富多彩的习俗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因此人们常说: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健康过端午
你知道吗?端午节也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仲夏五月,气温高、湿度大,蛇虫鼠蚁常出没。为避蛇虫、祛病疫,古人会在门边悬挂艾叶、菖蒲,在房子周围洒雄黄水。
艾叶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而菖蒲因叶形似剑,被人们认为可以驱邪。洒雄黄水则可以避免蛇虫伤害人和家畜。
此外,古人还要用兰汤沐浴。兰汤由佩兰和艾叶煮水而成,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