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操营小学水门寺教学点,
总共有138名学生,
教学点拥有一个充满快乐的合唱团。
清亮的童声在大山环绕的校园中响起,
让人觉得,这世界,可真美好!
身材圆圆的龚老师,
说着说着话,就
他说,我可真没做
我
让他们感受到,
音乐真美好——
站在海港区驻操营小学水门寺教学点操场上,能看见不远处起伏的青山上伫立着烽火台。山中无岁月,即便是当地人,也很难说得清这些古老建筑究竟是何年岁;时光如流水,一转眼,35岁的龚新亮已回故乡任教12年。
5月12日上午10点,雨后初晴。
水门寺教学点音乐教室传出阵阵歌声,在龚新亮的指挥和伴奏下,30余名小学生随着音乐歌唱,清澈的童声响起,孩子们身体随着旋律摇晃,眼睛中闪烁着灵动和快乐。
龚新亮与合唱团的孩子们。
龚新亮就出生在距教学点不远的龚家楼村,教学点的前身水门寺小学是他的母校。
“可能是因为我妈爱唱歌,在地里干着农活儿就开唱了,我从小也就很喜欢唱,唱着歌就感觉特别开心。”龚新亮说,当时学校没有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课就是老师写一黑板歌词,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学校连一件像样的乐器都没有。学音乐,对于并不宽裕的农村家庭的孩子,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儿啊!
在父母全力支持下,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龚新亮高中时转为艺术特长生,突击补习专业技能,成功考进天津一所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走出小山村,来到大城市,大学毕业后的龚新亮拥有更多选择,但他决定回到母校。
“2008年,按照学校布置的实习任务,我回到水门寺小学试讲。”龚新亮说,“那时农村小学特别缺少专业的音乐老师,学校曾经有过一个音乐老师,但没干多久就走了。我在课上带着孩子们唱《卖报歌》,那是一群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唱起歌来特别投入特别快乐,看着他们就好像看见曾经的自己。”
试讲课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突然围上来,“老师,你什么时候还能再给我们上课?”孩子说这句话时的眼神让他久久不能忘记。2010年,龚新亮大学毕业后,搬着自己的电钢琴回到水门寺小学,成为一名音乐教师。他说,“我并不是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儿,我就想把对音乐的热爱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感受,音乐多美好!”巧合的是,当时挽留他的那些孩子成了他
在大山深处的校园,龚新亮带着孩子们尽情感受音乐的魅力,学校先后组建了“乐之韵”合唱团和舞蹈、戏曲等社团。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从
去年,龚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代表全校130多名学生参赛的合唱团,在海港区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获得合唱类一等奖。同时,从合唱团选拔出来的孩子们表演的剧目,获得本届戏剧节二等奖。舞台上,孩子们展示出的自信、乐观和美好让人动容。现在他们质朴的童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更让龚新亮自豪的是,截至目前,他的学生中已有两人选择音乐相关专业,走向更宽广的人生道路。他相信,音乐会带给孩子们更大更美好的世界。
来源:秦皇岛晚报
全媒体记者:江虹 刘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