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河北篇

0
分享至

新华社石家庄5月24日电 题: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河北篇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闫起磊、齐雷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9次赴河北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河北打赢脱贫攻坚战,接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河北以“赶考”姿态,推进“老区”焕新颜、“新区”显雏形,奋力书写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答卷。

喜看“黄土变成金”

2012年12月,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县,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严寒,踏雪而来,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扶贫考察的首站。在这里,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总动员令。

地处京畿的河北曾面临十分严峻的贫困问题:22个县被列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集革命老区、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身的阜平县,有近一半人口深陷贫困。

“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既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要求,也给严冬中的特困村群众送去温暖、带来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河北足迹里,始终镌刻着对贫困群众的深深牵挂——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一处民居(2020年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向困难群众嘘寒问暖,鼓励乡亲们“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正定县塔元庄村,强调“让农民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是体现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张北县德胜村,同村民一起算家庭收支账,叮嘱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河北省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232.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文化广场(2019年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总书记到访时,骆驼湾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2021年,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7万元。“如今,家家住进新民居,村里有一半人家有了小轿车,日子越来越好。”说起十年巨变,村民唐宗秀感慨万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北农村,考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4日下午,地处燕山余脉的承德市双滦区大贵口村,闻讯而来的村民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们农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乡村振兴。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乡村城镇一样好。我们不能满足,还要再接再厉。”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起现场一阵阵的热烈掌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河北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为方向,集中力量打造15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一批农业特色高端精品,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年以来,布局创建5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新建成2300多个美丽乡村。

“未来之城”显雏形

初夏时节,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一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

雄安新区雄安站(2022年3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在安新县召开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告为建设雄安新区擘画蓝图。

2019年1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访,并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5年多来,从完成顶层设计到展开大规模实质性建设,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着墨,稳扎稳打,目前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新区累计完成投资3700多亿元,路网、水系等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成型,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首批3家央企完成总部选址;首批启动向雄安新区疏解的4所在京部委所属高校、2家医院已基本确定项目选址,各项疏解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北京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医院项目、校区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寓意深远。

如今,“千年秀林”草木葳蕤,白洋淀碧波万顷,工程车辆穿梭繁忙,启动区城市雏形加快显现,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正酣……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正日新月异。

“赶考”永远在路上

西柏坡,“两个务必”发源地和“进京赶考”出发地,中国革命圣地之一。

2013年7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参观,并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召开了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

通往西柏坡的高速公路和西柏坡镇一处荒山上的光伏发电场(2019年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大家围着长条桌,坐在板凳上,我就坐在总书记的对面。”平山县西柏坡镇梁家沟村62岁的老党员陈锁平回忆,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对“两个务必”的深邃思考令他印象深刻。

“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目光深邃、语气严肃,再次以“赶考”告诫党员干部。

在新的“赶考”路上,平山把最好的干部派到扶贫一线,奋力摘下贫困县帽子,完成了“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老党员发挥余热讲奉献,年轻党员赓续红色血脉挑大梁,干群团结跟党走,成为老区最昂扬的精气神。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2021年4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完成去产能“军令状”,啃下治雾霾“硬骨头”,过结构调整的坎,爬转型升级的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高质量……这更是新“赶考”路上,河北省的“必答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河北省大力改进干部作风,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钢铁产能由峰值时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12个省级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铁腕治污,全省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天气越来越多;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打造后冬奥经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提速;滚动实施民生工程,还上“欠账”、补上“短板”,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塔(2021年4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千钧,意味深长。

“赶考,永远在路上。”平山县委书记张前锋说,作为“进京赶考”出发地的党员干部,我们将永远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赶考”姿态,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胡碧霞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著名港星安志杰生日会曝光,茅台随便喝,小11岁模特老婆好抢镜!

著名港星安志杰生日会曝光,茅台随便喝,小11岁模特老婆好抢镜!

比利
2025-05-12 21:34:18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99年北京一男子花500万入股中国人寿,18年后,分红把他吓住了

红豆讲堂
2025-05-09 14:26:45
85岁老人被女婿赶出家门,临走时外孙偷塞纸条,七字让他转身返回

85岁老人被女婿赶出家门,临走时外孙偷塞纸条,七字让他转身返回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05-12 17:40:50
家庭出现这4个吉兆,预示老天要赐福了!

家庭出现这4个吉兆,预示老天要赐福了!

烟台秀姐
2025-05-13 15:29:53
终于理解墨菲和卡特了!世界排名更新,赵心童动了人家的“奶酪”

终于理解墨菲和卡特了!世界排名更新,赵心童动了人家的“奶酪”

梦史
2025-05-13 16:16:11
张纪中在家浇花,别墅后院景色曝光,全是鲜花比公园还美!

张纪中在家浇花,别墅后院景色曝光,全是鲜花比公园还美!

娱乐x冰淇淋
2025-05-13 10:41:55
老婆拒绝同房半年,我受不了找岳母谈谈,谁知岳母的举动让我慌了神

老婆拒绝同房半年,我受不了找岳母谈谈,谁知岳母的举动让我慌了神

荔枝人物记
2025-04-11 17:41:19
四姑娘山游客高反去世后续:男39岁,肥胖,高反感冒引发肺水肿

四姑娘山游客高反去世后续:男39岁,肥胖,高反感冒引发肺水肿

梦史
2025-05-12 10:52:52
《哪吒2》海外下映,票房定格4.46亿,北美是最大票仓

《哪吒2》海外下映,票房定格4.46亿,北美是最大票仓

影视高原说
2025-05-13 13:17:23
痛心!健身达人山阿因病去世,妈妈悲痛发讣告,心理学家发出提醒

痛心!健身达人山阿因病去世,妈妈悲痛发讣告,心理学家发出提醒

二月侃事
2025-05-13 12:36:52
女儿在家啃老十年选择自杀,母亲整理遗物,查看存折余额后彻底崩溃

女儿在家啃老十年选择自杀,母亲整理遗物,查看存折余额后彻底崩溃

荔枝人物记
2025-03-20 17:49:15
男性最“耗阳”的行为,烟酒未上榜,排第一的,多数人不重视

男性最“耗阳”的行为,烟酒未上榜,排第一的,多数人不重视

熊猫医学社
2025-05-12 11:38:54
万斯终于道出了内幕,普京的胃口太大,连特朗普都被吓到了?

万斯终于道出了内幕,普京的胃口太大,连特朗普都被吓到了?

老高风云
2025-05-13 11:44:44
刚取得战绩,歼10CE再传好消息,30天后前往欧洲与阵风同台推销?

刚取得战绩,歼10CE再传好消息,30天后前往欧洲与阵风同台推销?

阿凫爱吐槽
2025-05-13 12:52:02
刚刚,物理学家实现了「点铅成金」!0.000001秒

刚刚,物理学家实现了「点铅成金」!0.000001秒

新智元
2025-05-12 13:57:14
震惊!四川彝族一位宝妈爆彩礼40万,20万分给亲朋好友引发热议!

震惊!四川彝族一位宝妈爆彩礼40万,20万分给亲朋好友引发热议!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05-13 09:05:20
山东夫妻生下黑皮肤小孩,4次鉴定均为亲生,妻子说出真相

山东夫妻生下黑皮肤小孩,4次鉴定均为亲生,妻子说出真相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5-06 18:05:36
成都舞厅陆续开门第五天,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再次上演!

成都舞厅陆续开门第五天,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再次上演!

不系之舟225
2025-05-12 14:30:07
红场阅兵当天,主席台上27国领导人里,唯独不见朝鲜的身影?

红场阅兵当天,主席台上27国领导人里,唯独不见朝鲜的身影?

老高风云
2025-05-13 11:51:24
宁德时代冲刺今年全球最大IPO

宁德时代冲刺今年全球最大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07:06:24
2025-05-13 17:08:52

头条要闻

学者:中美经贸联合声明之后 印度又傻眼了

头条要闻

学者:中美经贸联合声明之后 印度又傻眼了

财经要闻

汇源澄清破产传闻背后:债台高筑对赌承压

体育要闻

离开曼联,他在马拉多纳的城市成为明星

娱乐要闻

张柏芝母亲节上热搜!3个儿子引热议

科技要闻

美国数十万颗AI芯片即将涌入中东

汽车要闻

或2027年发布 全新宝马1系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教育
时尚
房产

玩家追忆E3那面广告墙 你希望它能见证哪些新作诞生?

手机要闻

魅族 Note 16 Pro 手机发布:第三代骁龙 7s、“防撞梁”设计

教育要闻

教育部禁止学生直接复制AI答案,过度依赖,孩子会造成什么后果

人到中年,还是“长裙、长裤”最好穿,时髦遮肉、松弛感十足

房产要闻

海口二手房,越来越难卖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