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护理学会及衡水市护理学会“护理科普活动周”专题活动精神,结合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于2022年5月13日开展了以“手护健康 疫路同行”的手卫生科普宣传活动。
手是人体接触细菌最多的部位,日常生活中手很容易触碰到各种不同的污染物、分泌物、排泄物、细菌、病毒等,有很多疾病都是通过手传播的,如: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红眼病、腹泻等。“病从口入,手为媒介”,无论是在医院或是日常生活中,保持手的清洁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疾病传播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
5月13日上午手术室在科内进行了手卫生强化培训,掌握手卫生指征,重视手卫生五个时刻,旨在强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规范率。
我们的关爱无处不在,5月13日下午,手术室副护士长严斌带队到桃城区第二幼儿园手把手教小朋友们正确规范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手术室护士霍梦寒、田金泽结合日常生活,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形式,形象生动地给小朋友们讲解了洗手的重要性、手上容易藏细菌的部位和洗手的方法。
为了让小朋友们牢记“七步洗手法”的要领,还编排了一段“洗手舞”,结合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小朋友们巩固记忆,热爱洗手、习惯洗手,把讲卫生的好习惯带回家,全家一起总动员,守护健康,赶走细菌和病毒。孩子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学习到了健康知识,这些健康知识对孩子们和老师们来说都非常亟需,尤其疫情当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集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宣教方式,深得幼儿园师生的欢迎与期盼。
同日下午由手术室副护士长杨洪英、徐学灵带领科室十余人深入社区开展科普活动,他们不辞辛苦,手术结束即刻转战社区宣教,发放宣传资料、向社区群众宣传手卫生知识,疫情防控、从洗手开始,宣教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家庭手卫生设施的清洁消毒;洗手的正确方法;洗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现场进行七步洗手法的培训,向参与的居民讲授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手卫生护理的重视和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改变了民众对以往洗手的认知,增强了民众手卫生的健康意识,增强了民众的疫情防控意识。
健康从洗手开始,洗手是远离疾病预防疾病的关键,手卫生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关注重点,也是全社会需要普遍掌握的公共卫生常识。参与本次活动的手术室人员39人,幼儿园师生120余人,社区群众150余人,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规范性。让孩子们认识到洗手的必要性,学习正确的洗手步骤,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积极促进和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保持卫生,远离疾病,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传播、提高健康文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四院手术室将继续传承人文初心,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让我们“手”护健康,“疫”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