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安故事】百善孝为先——记文安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刘爱民)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尊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爱民就是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榜样。
结婚20年,刘爱民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对孝顺,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是“顺”,更是“爱”。
20年来,刘爱民从没和公婆红过脸,也没有发生过争执。随着公婆的年岁不断增长,难免有疾病缠身的时候。2018年冬天,她的婆婆因膝盖积水,走路困难,腿疼难忍,再加上每天不停地吃药针灸,老人自己心情不好,有时烦躁起来就像一个孩子,拒绝治疗。她每天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照顾老人身上。陪老人聊天,分享孩子们的趣事。婆婆心情一好就会顺从地配合治疗了。那些日子,刘爱民每天晚上用盐袋给婆婆敷腿。热敷之前,她都是放在自己腿上调适好温度,确定温度适宜再给婆婆敷在膝盖上。
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三个月后,婆婆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出入了。老人高兴极了,逢人便夸有个“好儿媳”。
那次不久,公公也因检查出冠心病而住院治疗,一个月内做了两次心脏支架手术。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刘爱民每天下班不管多累,都要去医院看望老人,为老人翻身、捶捶后背、洗洗衣物……术后的病人在饮食上有很大的讲究,一日三餐要及时,不暴饮暴食,也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应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尽量清淡些。外面买的饭菜又太过油腻,老人也吃不习惯。所以,每一顿都是刘爱民在家里做好给老人送去。临床陪诊的人们问他:“这是你闺女吗?”老人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媳妇!”
老人们都是苦日子过来的,平时不讲究吃穿,只要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每年的各种节日,刘爱民都会静心挑选礼物,提前送到老人手里。老人心里乐开了花。他们之所以高兴,不是因为礼物有多贵重,而是觉得自己被重视,没有被忽略。
由于平时工作忙,她只要有空,就会陪伴老人,帮他们做做家务,陪他们吃饭。还经常陪老人检查身体。闲暇之余,也会带老人到处走走看看,旅旅游,见见祖国的大好河山,帮老人排解寂寞。工作琐事从来不在长辈面前表现出来。
在刘爱民的带动下,他们兄弟姐妹团结,家庭和睦,整个大家庭长尊有序,形成了老人关心孩子,孩子孝顺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围。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带动兄弟姐妹一起孝敬老人,在家族中形成了争相尽孝的良好家风,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