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工作“快、严、准、实”的要求,三河市成立了由公安、卫健、教体、疾控、属地等部门组成的流调队伍。为更好地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市流调指挥中心制定了每天召开一次流调工作交流促进例会制度。5月10日上午,例会在燕郊冶金中学流调指挥部五层会议室召开,三河市疾控中心指导员和各单位流调队长、指挥部各工组组长共计65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三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苏振东主持。会上,苏振东首先明确了每日例会制度的目的和意义,通报了前一日各单位流调队伍工作开展情况。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杨英,结合前一日各单位提交的流调报告,举例说明个别流调报告中存在对密接、次密接、高风险人员定义不清、时间关系逻辑错误、行程描述不准确等细节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注意事项和技术技巧进行了完整梳理和专业讲解。最后,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占江提出工作要求:一是固定例会模式,规范队伍建设。每天固定一次流调交流促进例会,主题和内容与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流调队伍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与会人员可以借助例会平台,进行思想沟通与观点交流,问题与经验并存,目的使大家有所启发、有所触动、有所收获,在流调队伍素质、效能、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有一个提升和改进。二是强化专业指导,提升业务水平。在做好全市流调指挥统筹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延伸文章,特别是疾控中心流调队员作为全市各单位流调队伍的技术指导员,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强化各流调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体现层次管理,联合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持续提升流调溯源技术水平,更好地凸显流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高效应急联动,确保取得实效。从流调指挥中心到全市各支流调队伍,自上而下做到高效联动、密切配合,确保全面管控风险隐患。并加强横向纵向交流,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阻力、意见和建议随时向上级反馈。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流调工作,各单位在坚持贯彻“2+4+24”的工作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工作纪律,保守工作秘密,久久为功,持续做好流调工作,确保三河市流调溯源工作取得实效。(三河市疾控中心 聂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