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厂房内,一排机器人有条不紊地焊接着道岔垫板,协同作业、整齐划一,几位技术工人盯着数控设备,随时做出调整。5月7日,当记者走进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轨道器材分公司厂房,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智能制造的新景象。国内首个道岔垫板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在这里开始了试运行,为这个百年老厂吹来了一阵“智能、高效、舒适、绿色”的新风。
(资料照片)
道岔是中铁山桥的拳头产品。作为铁路用高速道岔的关键零部件,道岔垫板制作精度要求很高。中铁山桥新建成的道岔数字化工厂集中了包括激光自动下料技术、数控集成加工技术、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静电喷涂防腐技术、垫板激光制码技术在内的高速铁路道岔垫板智能制造项目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内道岔行业均属首次应用。
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车间实现了由传统人工密集型生产方式向专业数字化自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使产品质量摆脱了对人工技能的依赖,既打造了高质量产品可复制的新模式,又实现了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自1912年生产出中国第一组道岔以来,中铁山桥始终引领着中国铁路道岔的发展方向,进入新时代,其生产的高铁道岔更是达到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平,质量综合排名位列行业第一。近年来,中铁山桥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努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为中国高铁和世界高铁的发展提供了智慧方案。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西成高铁等我国“八横八纵”高铁铁路网均采用了山桥道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铁山桥研发和制造的雅万高铁道岔,实现中国高铁道岔出口零突破,达到世界高铁道岔的最高制造要求。
截至目前,中铁山桥已累计制造各类型道岔近40万组,具备年生产整组道岔1万组、轨类配件2万根、辙叉2万颗的能力,实现了生产制造科学化、工艺标准化和管理精益化。山桥道岔已成为叫响世界的中国品牌。(高扬、钱帮蕾)
来 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