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这些日子,青龙满族自治县娄杖子镇杜杖子村的油桃大棚里,阵阵香气扑鼻。一棵棵油桃树缀满了果实,都露出了红扑扑的“脸蛋”,分外喜人。
眼下正是大棚油桃成熟的季节,杜杖子村获得了大丰收。由于当地的油桃口感好、上市早,刚刚成熟就供不应求。经销商纷纷上门订购,油桃产业成为了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我们家的大棚是在2008年开始建的,现在已经有5个了。每个棚平均年产五六千斤,价格每斤五六块,一个棚就能收入三四万块钱。” 村民杨书平望着自家的大棚,特别有信心地说,“咱们的油桃现在成了规模,有了名气,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美的。”
近年来,青龙满族自治县根据“一村一产业,一地一特色”的发展理念,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着力打造了一批以设施蔬菜、水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种植村,实现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娄杖子镇因地制宜,建起上百座设施农业大棚,发掘“有味道”的乡村品牌。通过种植油桃、草莓、食用菌、木耳等特色果蔬,发展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如杜杖子村,这几年里已经成立了专业集体合作社。全村建起了60座油桃大棚,每座大棚平均收益在3万元左右,并用线上网络销售,线下与县域内各大超市合作、休闲采摘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入。下一步,娄杖子镇还将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村产业,加快乡村振兴的发展脚步。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通讯员:陶玉锁 赵恕 记者:王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