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之约·河北青年研学旅游|邓小岚:用音乐点亮山里娃的梦想)
在阜平,有一个名字,被这片土地深深铭记,她就是人民日报前社长和总编辑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马兰花儿童合唱团领队邓小岚。阜平是父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她的出生地。在18年的时间里,邓小岚一次次踏上“音乐之旅”,培养出了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我们才能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听到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今年3月21日,邓小岚老人不幸离世,这位天籁童声背后的筑梦人,也把歌声永远留在了阜平的春天里。
马兰村是阜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曾是《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当年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担任报社主编,在敌人扫荡中一边游击一边办报,创造了“用八匹骡子办报”的奇迹。

在战火中呱呱坠地的邓小岚,三岁前一直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为烈士扫墓,随口问前来扫墓的少先队员们会唱什么歌,孩子们茫然的眼神、羞怯的埋首,深深刺痛了邓小岚。
2004年,61岁的邓小岚凑了4万块钱,把马兰村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校舍,在这里当起了一名支教音乐老师。也是那一年,邓小岚把从亲戚朋友手中“搜刮”来的乐器一件一件往马兰背,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从此,潺潺的胭脂河边,高高的铁贯山上,不仅有了歌声,还有了琴音。

2006年,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了第一支小乐队,从此以后,一批又一批的马兰娃娃跟着邓小岚学习音乐。动听的旋律,唤醒了沉睡的小山村,也将孩子们带上了北京、上海、浙江这些大城市的舞台。
从阜平一路唱到鸟巢,这群来自大山的孩子做到了。北京冬奥开幕式和闭幕式把一场中国式浪漫献给了全世界,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也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唱给了全世界,邓小岚老师的音乐梦、大山孩子的冬奥梦,在那一刻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