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检测,我们刚从出水口提取的水样含氧量为6.21毫克/升,水质达地表水Ⅱ类标准,优于国控考核断面V类水质要求。”4月21日,在安次区龙河(东张务闸-冀津断面)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S2单元出水口,运维员王宁正利用溶氧仪检测人工湿地的河水水质。
走进安次区龙河(东张务闸-冀津断面)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仿佛走进一个滨水公园。郁郁葱葱的“潜流湿地”里,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正茁壮生长。但这并非景观,而是处理污水的核心单元。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大自然的生态处理方式,将石料、砂土壤、煤渣等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当污水流过湿地时,通过植物根系和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等吸附,去除污染物,从而使水得到净化。该工程采用“物化预处理+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水质净化工艺和水资源配置措施,上游的龙河水在这里经过预处理单元、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处理后,水质就可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在潜流湿地一旁的河道内,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孔洞,干净清澈的河水从洞内潺潺流出,汇入河道,闻不到任何污水的异味。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定时从这里取样进行水质检测,处理后的水样透亮清澈,看起来就像纯净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