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为廊坊点赞】王猛:不惧“逆行”,“防疫”“反诈”两手抓!)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警情。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广大民辅警闻令而动、坚定信心,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义无反顾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险、护安全、战疫情、保稳定各项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每个冲锋一线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每个无私奉献的瞬间都值得铭记。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香河县公安局新开街道派出所副所长王猛的故事。
面对疫情,他是勇毅笃行投身一线的“硬汉”;面对群众,他是不知疲倦不厌其烦的“管家”;面对歹徒,他是从不畏惧挺身而出的“猛将”。他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光辉事迹,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的执着与韧劲,他始终把辖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擦亮了党徽,诠释了初心。他就是香河县公安局新开街道派出所副所长王猛。
每日2万余步的责任与担当
重要关头映初心,危急时刻担使命。3月13日起,王猛每天早上5点吃早饭、5点半准时到岗,积极协助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布置场地、清点物资、维护秩序、应急处理、沟通协调,期间,还要对重点区域、路段开展“武装巡逻”,加强重点场所、部位的管控,维护辖区社会面安全稳定。他每天的运动步数都超过了2万余步,每一步都是对辖区群众的守护和担当。他说“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习惯了,能够为辖区群众多做些事情、为抗疫多出一份力量、为战友们多减轻一点工作压力,特别充实!”。
百姓眼中的“贴心管家”
“大爷,您先把二维码打开,马上就到您这了。”3月13日,香河县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紧张有序铺展开来,香河县公安局新开街道派出所副所长王猛带领班组人员准时到达指定小区维护秩序。检测中,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记不住个人信息,甚至个别老人存在找不到户口本、身份证的问题。王猛一边协助医护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及时为老人注册申领核酸登记码,截图保存并叮嘱老人下次如何查找登记码。第一次核酸检测下来,重复的话一遍又一遍,让他口干舌燥。
晚10时左右,刚巡逻回到办公室的王猛,还没来得及坐下,“叮铃铃”手机铃声响起,某小区物业保安小王打来电话,原来是有粗心的群众下楼扔垃圾,没带钥匙,顺手把门关上了,家里燃气灶上还烧着水。挂了电话,他一边联系开锁公司,一边就往外跑,同事小李见他疲惫的状态,劝他道:“我们去吧,你早点休息。”他打趣地说:“运动运动暖和,回来再睡觉。”这一通往返,回来已是晚上11点了。在疫情防控期间,王猛的电话仿佛成了“市民热线”,辖区群众有个大事小情都得问问王猛才安心,“贴心管家”的名号也因此传播开来。
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
3月24日早上,在核酸采集点执勤的时候,王猛发现一名正在排队等待做核酸检测的老人在接完电话后神色匆匆准备离开,全然不顾已经快到自己扫码检测了。职业敏感性使王猛赶忙上前对老人进行耐心询问。通过询问通话内容和查看来电显示号码,王猛意识到:老人已遭遇电信诈骗,而且打算回家给对方发银行卡号。
王猛现场对老人进行深入了细致的劝解、说服工作,用老人能理解的语言层层抽丝剥茧,拆穿骗子套路。最终,老人放弃了给对方发银行卡号,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就这样被阻断在萌芽状态。老人的遭遇使王猛和同事们意识到,如今虽然群众居家隔离防疫,但是违法犯罪分子却没有闲着,甚至利用疫情这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开展着花样百出、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将防疫工作和反诈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刻不容缓。
接下来的几天,王猛充分利用核酸检测点执勤契机,大力向检测群众推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利用喊话器现场普及反诈知识,真正做到防疫、反诈“两手抓、两促进”。“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见缝插针为群众打上一剂反电诈‘加强针’,全民反诈才能早日实现!”王猛说。
铁骨硬汉也柔情
王猛的爱人也是一名警察。儿子作为“双警家庭”的孩子,父母的陪伴注定要比同龄人少很多。尤其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孩子已经连续十几天没见到爸爸了。王猛只能利用吃饭时短暂的休息时间通过微信视频看看他乖巧懂事的模样。或许是心疼视频中爸爸疲倦劳累的样子,或许是想给在一线辛苦奔波了一天的爸爸加油打气,那天儿子突然举起稚嫩的右手向爸爸敬礼,同时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加油”。“说实话,这一刻心酸了。”面对五岁的儿子的一句“爸爸加油”和一个稚嫩的敬礼,让铁骨硬汉的他彻底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