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石家庄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文明花盛开 幸福一座城

0
分享至

文明花盛开 幸福一座城

——石家庄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21年7月拍摄的石家庄火车站东广场及周边景观。昔日脏乱的“渣土山”被夷为平地,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基本形成,在展示省会形象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生态空间”。(本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城市更新日新月异、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文明风尚浸润人心……春日里的石家庄,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的最高荣誉,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多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创建惠民、创建为民、创建依靠人民,不断完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挥、工作体系。去年以来,全市上下以“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深度破解创建难题,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日,中央文明办通报了2021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测评结果,石家庄市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位列第7,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常态长效 魅力之城扑面而来

斑马线前,机动车减速让行;骑行途中,市民自觉佩戴安全头盔……点滴细节,折射出石家庄街头文明交通风尚愈加浓厚。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石家庄通过开展纠违治乱专项行动,全面治理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和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乱象,让市民出行更方便、更安全、更顺畅。

“通过看新闻,听交警讲解,我和身边的朋友深刻认识到佩戴头盔的重要性,骑电动车出行佩戴头盔已经成为习惯。”省会市民杨彤说。

不断提升文明交通素养,是石家庄市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缩影。石家庄市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入《石家庄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奋斗目标,相继出台《石家庄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石家庄市交通文明守则》等常态创建法规制度,不断创新方法、补齐短板、巩固成果、提升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走上常态长效之路。

常态化创建,催生城市蝶变。

区域环境越来越美,周边道路更加顺畅,乘车体验更加舒适。石家庄火车站周边环境经过高标准整治提升后,以更新更美的姿态迎接着每天穿梭于此的乘客。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石家庄市坚持科学规划,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通过深入开展“6+1”专项行动、强力拆除私搭乱建等,推动城市形象品质和载体功能实现新提升,群众每天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新惊喜。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石家庄市还在环境卫生整治、市容市貌提升、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不断发力。推动“洁城行动”常态化、“以克论净”考核精细化,提高了道路清扫保洁水平;集中开展架空线缆专项整治,对排列无序、乱接乱拉、跨街连接等空中“蜘蛛网”全面整治和改造,解决了35条主次干道650余处架空线缆问题。

“市容越来越漂亮、马路越来越整洁、出行越来越方便,我相信石家庄一定会成为一座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省会市民马玲说。

共建共享 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沐浴金色温暖的阳光,走在面貌一新的小街巷,欣赏多彩绚丽的文化墙,感受华丽转身的石家庄……”这首由省会市民张鑫创作的歌曲《我们如此热爱石家庄》,展示了石家庄市小街小巷整治提升的成果。

小街巷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涵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2021年以来,石家庄市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对主城四区、高新区的1123条小街小巷进行精细化整治和品质提升。从杂乱到有序,从破败到光鲜,华丽蜕变的小街小巷成为城市最美的注脚。

“东风路整治提升后,不但环境美了,而且增设了反映咱石家庄历史的文化墙,我每天都会来这里遛弯儿,休闲之余还能感受浓浓的‘老石家庄’味道。”省会市民张秀兰说。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石家庄市始终牢记文明城市创建为民利民的根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居住、出行、教育等诸多实际问题,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聚焦群众所盼所需,2021年,石家庄市改造完成了658个老旧小区,围绕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监控、照明、道闸、绿化等方面,同时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融入道德、文化、党建等元素,实现了老旧小区“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目标。

同时,主街主路景观全面提升,20条城市断头路实现贯通,升级改造公厕470座,建设全民健身设施1000余处。全年规划建设了205个停车场,施划了4.1万个停车泊位。创新推出“周四免费乘公交”等八项公交便民举措,群众出行更便捷。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15分钟健身娱乐休闲圈”,切实推动文明城市共建共享。

崇德向善 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您被推荐为‘身边雷锋’,我代表石家庄市文明办为您送上一束鲜花,向您致以敬意和感谢!”3月2日,石家庄市2022年“鲜花送雷锋”活动中,省会市民郭素改收到志愿者送来的鲜花后激动不已。

自2014年开始,石家庄市在每年3月5日前后启动“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至今,已向7万余名“身边雷锋”送去鲜花,参与的送花使者达10万余人。

“一束鲜花让好人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一束鲜花让人们感受到阵阵暖流。‘鲜花送雷锋’活动已成为引导市民传承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明力量。”石家庄市委网信办主任李刚说。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石家庄市坚持厚植文明沃土,在深入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化建设、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深入开展道德典型选树宣传活动等方面创新方式、不断突破,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注重发挥志愿服务力量,让志愿者成为城市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同时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目前,石家庄市共建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9084个,实名注册志愿者172.2万人。同时,按照“七个有”标准,建立完善开放式的志愿服务站1000余家,覆盖全市90%以上的窗口单位,实现了全市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全覆盖。

积极弘扬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深入挖掘、广泛宣传,选树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和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典型,先后有7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35人入选省级道德模范,9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省级以上先进典型398人。

集中力量,久久为功,石家庄连续四年开展城市文明大行动,从文明礼仪、文明观演等十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石家庄市将一如既往坚持常态长效创建,不断探索常态化创建措施,打造常态化创建品牌,努力让石家庄向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迈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文明支撑。”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郭建亭说。(河北日报记者 任学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时机已到,该收拾冯德莱恩了!中国一道禁令封锁,决定杀鸡儆猴

时机已到,该收拾冯德莱恩了!中国一道禁令封锁,决定杀鸡儆猴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07-20 08:57:58
央视夸完就翻车!AI公司解散员工与中国切割,带核心技术转移国外

央视夸完就翻车!AI公司解散员工与中国切割,带核心技术转移国外

青烟小先生
2025-07-19 16:25:01
国民党的底牌露出来了,朱立伦公开叫板大陆,马英九表态让人失望

国民党的底牌露出来了,朱立伦公开叫板大陆,马英九表态让人失望

放开他让wo来
2025-07-19 09:35:56
郎咸平评宗家遗产争夺:杜建英水平太臭,三子女可能不是宗庆后的

郎咸平评宗家遗产争夺:杜建英水平太臭,三子女可能不是宗庆后的

南宗历史
2025-07-19 00:05:23
台风“韦帕”跑偏!新一轮暴雨大暴雨转移,19~20降雨分布如下

台风“韦帕”跑偏!新一轮暴雨大暴雨转移,19~20降雨分布如下

娱乐圈见解说
2025-07-20 10:34:29
时机已到,该收拾冯德莱恩了!中国一道禁令封锁,必须杀鸡儆猴

时机已到,该收拾冯德莱恩了!中国一道禁令封锁,必须杀鸡儆猴

视听故事局
2025-07-19 16:57:41
A股半年预揭秘:超40%企业预盈,下半年投资机会你不可错过!

A股半年预揭秘:超40%企业预盈,下半年投资机会你不可错过!

闻号说经济
2025-07-20 12:06:12
“最帅和尚”金汉杰,曾是浙江公务员,出家后被富婆花400万求婚

“最帅和尚”金汉杰,曾是浙江公务员,出家后被富婆花400万求婚

三公子娱乐丫
2025-07-17 18:20:02
世界最大水电工程开工!中国打出的,不止是一座水电站!

世界最大水电工程开工!中国打出的,不止是一座水电站!

西域都护
2025-07-20 10:12:19
探花里出现过的女生,哪一个才是yyds?哪一个是真情流露享受的?

探花里出现过的女生,哪一个才是yyds?哪一个是真情流露享受的?

说真话的小陈
2025-07-20 14:48:27
印度“学乖了”,雅鲁藏布江开工,莫迪一声不吭,美要失望了

印度“学乖了”,雅鲁藏布江开工,莫迪一声不吭,美要失望了

南宫一二
2025-07-20 09:15:49
看完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再看电影,想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完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再看电影,想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7-18 10:09:05
福建舰万事俱备,八一入列?突然杀出一个“四川舰”,谁也没料到

福建舰万事俱备,八一入列?突然杀出一个“四川舰”,谁也没料到

智观科技
2025-07-19 12:14:06
蒙古国堕落成“性旅游业”大国?建国已经百年,为何越混越惨?

蒙古国堕落成“性旅游业”大国?建国已经百年,为何越混越惨?

柳絮忆史
2025-07-17 14:28:56
太难了!深圳一注册1400多万工厂被迫搬至东莞,未提及员工补偿

太难了!深圳一注册1400多万工厂被迫搬至东莞,未提及员工补偿

火山诗话
2025-07-19 13:15:34
斯基拉:迪亚斯即将以7500万欧转会至拜仁,合同将到2030年

斯基拉:迪亚斯即将以7500万欧转会至拜仁,合同将到2030年

懂球帝
2025-07-20 18:35:09
章子怡一觉醒来天塌了!知名导演曝一线女星耍大牌,网友细扒炸锅

章子怡一觉醒来天塌了!知名导演曝一线女星耍大牌,网友细扒炸锅

失宠的小野猪
2025-07-20 19:41:55
2019年岳父灭女婿满门,女儿写下谅解书继承家产,三年后执行死刑

2019年岳父灭女婿满门,女儿写下谅解书继承家产,三年后执行死刑

谈史论天地
2025-05-31 16:05:02
广东一高校堪称爆冷之王,缺额超6300人,个别专业组竟无人报考

广东一高校堪称爆冷之王,缺额超6300人,个别专业组竟无人报考

百家论大学
2025-07-20 14:00:02
发现一个悲哀的现象:特别长寿的老人,几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举

发现一个悲哀的现象:特别长寿的老人,几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举

婉秋聊育儿
2025-04-26 05:24:04
2025-07-20 21:28:49

头条要闻

深圳自建房业主私装电梯二手承重木断裂 3名工人坠亡

头条要闻

深圳自建房业主私装电梯二手承重木断裂 3名工人坠亡

财经要闻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体育要闻

中国女篮输日本,天赋完败给努力和战术

娱乐要闻

肖战改名官宣!彻底不装了,要自由

科技要闻

Manus"跑路新加坡"后,创始人首次复盘

汽车要闻

辅助驾驶五维测评 蔚来世界模型:大智小糙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家居
房产
旅游

亲子要闻

长沙才待几天,双胞胎小哥俩已经念起妈妈了

教育要闻

差班,你用这样的心态去带,结果往往会更好!

家居要闻

简构智居 现代功能美学

房产要闻

海南中学江东校区学区划片重磅出炉!这些项目赢麻了!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