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行程卡带*,这些人员立即报告!中国抗疫能否“躺平”?专家解读)
4月9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确诊病例1、2昨日已通报),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6例。
本土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3月28日乘坐G124列车抵京,4月1日作为京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9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2:现住顺义区仁和(地区)镇仁悦居8号院。4月1日因接触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食品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9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3:现住北京华信医院南门小楼。4月8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9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已对上述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北京华信医院已有2例确诊
曾到访人员请报备
4月8日,北京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一病例现住北京华信医院南门小楼,为该院第三方员工。作为感染者88的风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4月7日报告结果为阳性。
朝阳区发布提示,3月28日以来到访过北京华信医院的人员,要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居住酒店报告,或者拨打朝阳区疾控部门热线电话87789709。
北京行程卡再带“*”
截至2022年4月8日24时,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二街坊近14天累计报告8例本土确诊病例,1起聚集性疫情。4月9日起,北京将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二街坊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查询北京健康宝中“通信行程卡”,发现14天内到达或途经北京市的行程被标记了*(星号)。
今天(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总台记者采访,就上海本轮疫情诸多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上海本轮疫情有哪些特点?
防疫难点在哪里?
第一,上海本轮疫情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BA.2,传播速度非常快、隐匿性较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人占比非常高,所以防控有一定难度。
第二,早期传播链较为清楚,但逐渐出现了一些社区传播。目前,上海绝大部分社区都有病例,已经是广泛的社区传播。
第三,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对城市的组织、管理、防控能力要求很高。对有2500万人口的城市而言,要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完成防控要求,挑战很大。
第四,上海本轮疫情防控,不仅要防止在上海市内扩散,同时还要防止溢出和境外输入,所以是三条防线的压力。
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
梁万年强调,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流感,不能把现在的疫情认为是一个流感化的疫情,它和流感有明显不同。
第一,传播速度比流感病毒快。
第二,隐匿性强,更易造成大范围传播。奥密克戎的病死率总体比流感高,特别是老年人群,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高出10倍以上。
第三,新冠病毒始终在变异,而且变异的方向不明确。
上海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为何这么多?
奥密克戎变异株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上海已充分显示了这一特征。造成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广泛接种了疫苗,人体形成了有效的抵抗力。虽不能完全防止被感染,但是可以使感染后的病情变轻,甚至是无症状。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的代际间隔很短,大约3天可以传播一代,且代际之间呈现指数式增长。感染者不一定马上出现症状,其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传了两代甚至三代。如果代际间隔长,发现时还来得及进行管理和控制;一旦稍微慢一些或漏一些,病毒又会很快指数式地增长。
中国抗疫为何不能“躺平”?
我国始终坚决执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防控策略,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动态清零”是尽一切可能减轻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同时要尽一切可能,有效精准地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的关系,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动态清零”并没有追求“零感染”,也不是追求“零容忍”,而是追求及时发现,快速扑灭,发生一起,扑灭一起,让它不造成持续性的社区传播和规模性的疫情反弹。
短时间的封控管控,是为了换取更长时间的正常生产生活,“躺平”不是中国的选择。“动态清零”政策执行得好,会以极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