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次战疫故事 | 当好防控“三大员”,坚守“疫线”勇担当)
今年28岁的王思锦,是码头镇最年轻的一名“90后”党支部书记,本地疫情爆发以来,他沉着泠静,精心部署,带领全村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不畏艰险、日夜兼程的展开了抗疫工作。他牢牢把自己“钉”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捍卫着孙披庄村“零病例、零感染、零疑似”这片净土!
“组战队、强措施”,他是从容不迫的“指挥员”。疫情爆发后,孙披庄村紧邻重点区域,防控压力很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保障全村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王思锦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并迅速组建了一支由党员、退役军人、爱心群众等38名认真细致、责任心强的人员为成员志愿者队伍。为确保做到严防严控,3月8日晚,他便带领志愿者们连夜对村街7个路口的封堵进行了再加固,只留一个出入口,24小时不间断值守。同时,为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按照镇党委、政府安排,为全村220户逐户大门全部张贴封条,做到“四门落锁、足不出户”,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孙披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思锦整理村街防疫资料
孙披庄村组织全体志愿者召开动员部署会
“送服务、解难题”,他是不辞辛苦的“服务员”。为确保真正落实封控管理,王思锦当即决定,将村街小超市封闭,实行线上销售,禁止村民与超市直接接触,全体村民物资需求均由志愿者统一配送。为确保困难群众顺利度过疫情,他安排志愿者第一时间将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送到门口;为保障用药需求,他安排专人负责去药店代为拿药并送到各户,同时,将镇政府发放的连花清瘟和板蓝根一户一户发放到位;为了让村民吃到新鲜蔬菜,他带着志愿者们不辞辛苦,挨户配送。一项项贴心的服务,看在群众眼里,“暖” 到群众心坎上。为共渡难关,王思锦带领村干部带头捐款捐物,看到村干部和志愿者不辞辛苦的工作,冒着大雪和风寒逐个入户服务,乡贤、群众也行动起来,尽己之力奉献爱心,助力疫情,共筹集善款8万元用于村街疫情防控。经村“两委”研究,捐款全部用于购买生活物资,共采购大米220袋,面粉220袋,油220桶,猪肉2200斤,鱼1500斤,鸡蛋2300斤,并全部由志愿者送到各家各户,大家心手相连,共克时艰,诠释着孙披庄人同舟共济、同心抗疫的坚定决心。
孙披庄村志愿者为群众分配物资
孙披庄村志愿者为群众配送物资
“带头干、冲在前”,他是英勇无畏的“战斗员”。疫情防控的前几天,为将各项工作理顺,他平均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疫情卡点,他带头值守,以身试则,严禁人员出入,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员核酸检测中,他总是第一个到到村委会,从各项准备工作到维持秩序,事无巨细;消毒消杀工作中,他首先弄懂学会消杀标准,指导志愿者们每日对村街做全面无死角的消杀,为村民发放消杀物资,叮嘱所有村民做好庭院消杀;配送物资时,他跟志愿者们说,“我们就是服务老百姓的宅急送”,要第一时间将物资送到各家各户,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在他的带领下,村街核酸检测、消毒消杀、物资发放等各项工作全都稳步有序开展,为“零病例、零感染”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雪天组织入户开展核酸检测
志愿者为村街进行消杀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28岁的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刚刚满1年,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羽翼尚未丰满,但是他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保卫群众生命安全的防疫阻击战中,当好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做好村街群众的“守门员”,用实际行动践行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让党旗在一线飘扬,让党徽在岗位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