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铠甲武士俑
献县东樊屯村距县城约9公里,村南50米为滏阳河北岸。1980年,东樊屯村一农民在村东北取土时,挖到一处砖券,接着挖时又发现陶俑数件。献县自汉代就是河间国国都所在地,现存多座墓葬,当地人民的文物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因此该农民想到地下可能是一座古墓,随即报告了县文化部门。
当时县文保所尚未单设,还合并在县文化馆内,文化馆人员立即上报地区并前往进行勘测清理。经考古专家认定,这是一座唐代墓葬,经抢救性清理,共出土了陶质随葬品54件,包括陶人、陶车、陶磨、陶碾盘、陶钵、陶瓮、陶甑等,体现了中国古人事死如事生,希望死后继续尊享荣华富贵的理念。人俑种类丰富且极具特色、制作精巧。有天王俑、武土俑、文吏俑、执事俑、胡俑、侏儒俑、执笏女俑、女乐俑、女舞俑、女仆俑等多种,均有涂色,但色彩大部分已经脱落。在众陶俑中,武士俑尤其引人注目,它高62厘米,头戴虎头形兜鍪(dōu móu古代作战时戴的盔),虎面狰行,张口露齿,从虎口中露出武士面部,高鼻大口,立眉怒目。全身披戴铠甲,两肩披膊作虎头形,左手叉腰,右手握拳贴于胸右,腰束带,下着腿裙,右腿外屈,足登圆头靴。最奇特的是武士的腹部铠甲制成了一个浮雕式的女子面部形象,女子细眉秀目,垂鼻厚唇,双颊丰满,面容妩媚。
人面浮雕出现在器物上,最早见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湖南出土的 商代晚期“大禾人面鼎”上,鼎的腹部四壁外侧各有一浮雕式人面,专家研究认为这是古人向天祭祀人头(战败的部落首领)用的祭器。人面铠甲自然不是祭器,而是作战中防护身体的武装。南北朝时北齐大将兰陵王高肃生得貌美,因此在作战时特意带上面目狰狞的假面具来震慑敌人。而这副人面铠甲上却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面孔,估计色彩脱落前的女人面应更加逼真妖艳。在随葬的武士俑铠甲腹部做成浮雕式女人面形,这在以往考古发掘中是极为罕见的,古文献中尚未见有这种铠甲的制作形制,看来它不同于经常发现的“明光铠”,它只是个体,还未成定型,它的出现是极为难得的一件特例。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呢?是某位重情的武士为了将心上人带在身边而特别定做的,还是用美人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伺机击杀死敌人,亦或是其他种种,目前也只能是推测而无法论证。
目前,这尊武士俑腿部已经老化断掉,它被陈列在沧州博物馆历史展厅唐代部分的第一个展柜中,非常醒目。(王健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