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五年磨一剑 郑国大夫参与执笔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0
分享至

近日,《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此《专家共识》一经刊发就得到了众多医生的欢迎,一天的时间,阅读量就达到了1万+。

作为此《专家共识》的主要执笔人之一,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放射介入科郑国主任求真创新、细致严谨,从五年前开始,就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积累病例,改良操作技术,他与来自27个省(直辖市)内47家医院的51名专家一起,历时一年时间,编写了这篇《输卵管操作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早在1909年,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就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其传统的工作模式和诊断理念并不能对输卵管性不孕做出精准的诊断。近年来,在育龄夫妇中,不育症的患病率约为8%-15%,其中女性因素中,输卵管因素占40%左右,所以正确的判断出患者是不是输卵管性不孕对于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上,我们会见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但是输卵管存在病变的情况,也会遇到输卵管不通,但是输卵管没病的情况,而这第二种情况就是假阳性的结果。其实追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各地各医院的操作规范不同,假阳性出现的概率也不同。”郑国大夫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会导致病人围绕输卵管治疗,从而耽误时间,经常是付出很多精力却治不好病。所以,如何规范输卵管操作技术,减少假阳性的发生率成为很关键的问题。

郑国大夫一直心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想为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不因造影结果不准确而做无用的治疗。2021年,郑国大夫和全国50位专业医生一起,在2018年5月和6月已发表的《专家共识》基础上,开始编写《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此《专家共识》主要针对输卵管造影技术操作过程的一些具体细节和步骤提出指导性建议,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经过一年的打磨与修改,2022年2月,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牵头、多家医院专家们共同研讨并达成的《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正式出版。


心系患者 造福百姓

此《专家共识》不仅对输卵管造影技术操作过程的一些具体细节和步骤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降低假阳性率奠定了技术规范的基础,还增加了改良的“新”技术,以此来减轻病人的痛苦。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是子宫腔置管方式,因其需要将导管置于宫腔后充盈球囊,导管对宫腔的扩张和损伤让患者产生痛感,“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也是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大多数患者都害怕做输卵管造影,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为避免导管对子宫内膜的损伤,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此《专家共识》添加了子宫颈置管方式,由于其不用插管进入宫腔,可减少组织挫伤和术后出血量,不仅减轻了患者疼痛感,还降低了术后感染风险。“这项‘新’技术写进专家共识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会选择使用这项技术,能够降低更多患者的痛苦。目前我们医院有90%以上的患者可以应用这个技术,有很多患者因为做输卵管造影手术不疼而选择我们科室,希望这个《专家共识》的发表可以使更多不孕症患者享受到这项技术。”郑国大夫说。


深耕五年 不断提升

2000年,郑国大夫开始从事放射诊断工作,2009年,从事介入诊断工作。这两段工作经历为他在输卵管造影方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他开始从事妇产科介入工作,五年来,他在输卵管生殖功能的修复、输卵管积水腔内栓塞术、妇产科出血的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介入治疗、妇产科相关血管性病变的介入治疗等方面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积极改良改进传统插管技术,缓解病人痛苦。

为让病人更方便就医,他在社交平台上开设“郑国大夫说事儿”,每天更新视频,科普相关知识,介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注意事项,借助模型讲解输卵管栓塞全过程,也会根据患者的提问给出诊疗建议。他还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接诊不能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帮助和建议,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已经接诊8000多人。因其专业的解答和温和的态度,郑国大夫顺利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大夫”榜单的介入医学榜单。

让患者少跑几趟医院,为更多患者减轻痛苦,是多年来郑国大夫的奋斗目标。“《专家共识》的正式发表,是《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与50位专家一起,创造了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的普及,将会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规范手术操作,让更多的不孕症患者享受到无痛的服务。”郑国大夫说。

“真正为患者、为百姓做了点事,我感觉很自豪。”郑国大夫说。在今后的日子里,郑国大夫将不忘初心、孜孜不倦,在输卵管造影手术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创新,为造福患者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场2-2让意甲变天!领头羊惨遭绝平+孔蒂气炸 国米最后2轮追1分

一场2-2让意甲变天!领头羊惨遭绝平+孔蒂气炸 国米最后2轮追1分

风过乡
2025-05-12 06:42:41
法院公开道歉!青岛行人相撞案视频公布,真相曝光,7万赔得不冤

法院公开道歉!青岛行人相撞案视频公布,真相曝光,7万赔得不冤

鋭娱之乐
2025-05-11 01:30:03
浙江金华女子在景区掉进深潭,52岁男子舍身救人:女子登门感谢

浙江金华女子在景区掉进深潭,52岁男子舍身救人:女子登门感谢

阿昌走遍中国
2025-05-11 17:11:36
刘德华新片票房惨淡,三天仅65万,香港市场为何弃他?

刘德华新片票房惨淡,三天仅65万,香港市场为何弃他?

影视高原说
2025-05-11 17:11:36
外环隧道通车后:傍晚准时出现“龟速”卡车,郊区一路口随后堵成一锅粥!

外环隧道通车后:傍晚准时出现“龟速”卡车,郊区一路口随后堵成一锅粥!

上观新闻
2025-05-12 06:59:16
微软大裁员,赔偿达N+8,上海12年老员工感叹:拿20个月工资走人,每月3000失业补助,也是种幸福

微软大裁员,赔偿达N+8,上海12年老员工感叹:拿20个月工资走人,每月3000失业补助,也是种幸福

深度知局
2025-05-11 18:00:48
华发集团曝出轨, 女客服知三当三,男主管:不用洗,坐我脸上蹭

华发集团曝出轨, 女客服知三当三,男主管:不用洗,坐我脸上蹭

社会酱
2025-05-11 10:15:07
韩媒:美中关税战受害者很可能不是波音,而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

韩媒:美中关税战受害者很可能不是波音,而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5-11 19:54:39
李湘现身长沙为女儿王诗龄提新车,售价约70万元,全球限量700台

李湘现身长沙为女儿王诗龄提新车,售价约70万元,全球限量700台

鲁中晨报
2025-05-10 10:20:36
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要求退车!有人称“两个孔就是装饰”,与宣传功能不符

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要求退车!有人称“两个孔就是装饰”,与宣传功能不符

红星资本局
2025-05-11 18:20:02
69岁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三妹肚皮最争气

69岁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三妹肚皮最争气

译言
2025-05-11 00:05:03
“后悔考基层了”,女孩晒上岸一年对比图,泪流满面不复当年笑脸

“后悔考基层了”,女孩晒上岸一年对比图,泪流满面不复当年笑脸

熙熙说教
2025-05-09 20:39:57
“杭广线战神”吕布去世!34岁俩儿子,车贷即将还完,友人曝原因

“杭广线战神”吕布去世!34岁俩儿子,车贷即将还完,友人曝原因

裕丰娱间说
2025-05-11 23:21:04
中美谈判开启,美愿降税至80%,换中国重大让步?华春莹给出2句话

中美谈判开启,美愿降税至80%,换中国重大让步?华春莹给出2句话

猎火照狼山
2025-05-11 17:42:23
季后赛赛程安排引争议,雷霆连续2轮得利,掘金遭逆转,大比分2-2

季后赛赛程安排引争议,雷霆连续2轮得利,掘金遭逆转,大比分2-2

看球老人
2025-05-12 08:52:28
特朗普:将签署行政令,药价几乎可“立降30%至80%”

特朗普:将签署行政令,药价几乎可“立降30%至80%”

界面新闻
2025-05-12 07:24:41
中年人返贫四件套,只要占两样,存款便归零

中年人返贫四件套,只要占两样,存款便归零

金融圈小大佬
2025-05-11 22:32:02
已证实!抢救无效离世!第一天洗完澡后就出现不适

已证实!抢救无效离世!第一天洗完澡后就出现不适

浙江之声
2025-05-11 22:21:43
中加两国政府间是否就取消关税进行了对话?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回应

中加两国政府间是否就取消关税进行了对话?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回应

界面新闻
2025-05-12 07:54:33
差距太大!首节步行者26中14&命中率53.8% 骑士15中4&命中率26.7%

差距太大!首节步行者26中14&命中率53.8% 骑士15中4&命中率26.7%

直播吧
2025-05-12 08:53:13
2025-05-12 09:12:49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觉醒来日内瓦传来好消息 中方提到5个关键词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一觉醒来日内瓦传来好消息 中方提到5个关键词

财经要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硅谷罕见承认:谷歌搜索、iPhone等终将退场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传苹果20周年纪念版iPhone将大量使用玻璃材质 设计“极其复杂”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泽连斯基: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