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五年磨一剑 郑国大夫参与执笔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0
分享至

近日,《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此《专家共识》一经刊发就得到了众多医生的欢迎,一天的时间,阅读量就达到了1万+。

作为此《专家共识》的主要执笔人之一,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放射介入科郑国主任求真创新、细致严谨,从五年前开始,就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积累病例,改良操作技术,他与来自27个省(直辖市)内47家医院的51名专家一起,历时一年时间,编写了这篇《输卵管操作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早在1909年,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就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其传统的工作模式和诊断理念并不能对输卵管性不孕做出精准的诊断。近年来,在育龄夫妇中,不育症的患病率约为8%-15%,其中女性因素中,输卵管因素占40%左右,所以正确的判断出患者是不是输卵管性不孕对于患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上,我们会见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但是输卵管存在病变的情况,也会遇到输卵管不通,但是输卵管没病的情况,而这第二种情况就是假阳性的结果。其实追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各地各医院的操作规范不同,假阳性出现的概率也不同。”郑国大夫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会导致病人围绕输卵管治疗,从而耽误时间,经常是付出很多精力却治不好病。所以,如何规范输卵管操作技术,减少假阳性的发生率成为很关键的问题。

郑国大夫一直心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想为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不因造影结果不准确而做无用的治疗。2021年,郑国大夫和全国50位专业医生一起,在2018年5月和6月已发表的《专家共识》基础上,开始编写《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此《专家共识》主要针对输卵管造影技术操作过程的一些具体细节和步骤提出指导性建议,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经过一年的打磨与修改,2022年2月,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牵头、多家医院专家们共同研讨并达成的《输卵管造影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正式出版。


心系患者 造福百姓

此《专家共识》不仅对输卵管造影技术操作过程的一些具体细节和步骤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降低假阳性率奠定了技术规范的基础,还增加了改良的“新”技术,以此来减轻病人的痛苦。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是子宫腔置管方式,因其需要将导管置于宫腔后充盈球囊,导管对宫腔的扩张和损伤让患者产生痛感,“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也是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大多数患者都害怕做输卵管造影,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为避免导管对子宫内膜的损伤,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此《专家共识》添加了子宫颈置管方式,由于其不用插管进入宫腔,可减少组织挫伤和术后出血量,不仅减轻了患者疼痛感,还降低了术后感染风险。“这项‘新’技术写进专家共识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会选择使用这项技术,能够降低更多患者的痛苦。目前我们医院有90%以上的患者可以应用这个技术,有很多患者因为做输卵管造影手术不疼而选择我们科室,希望这个《专家共识》的发表可以使更多不孕症患者享受到这项技术。”郑国大夫说。


深耕五年 不断提升

2000年,郑国大夫开始从事放射诊断工作,2009年,从事介入诊断工作。这两段工作经历为他在输卵管造影方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他开始从事妇产科介入工作,五年来,他在输卵管生殖功能的修复、输卵管积水腔内栓塞术、妇产科出血的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介入治疗、妇产科相关血管性病变的介入治疗等方面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积极改良改进传统插管技术,缓解病人痛苦。

为让病人更方便就医,他在社交平台上开设“郑国大夫说事儿”,每天更新视频,科普相关知识,介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注意事项,借助模型讲解输卵管栓塞全过程,也会根据患者的提问给出诊疗建议。他还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接诊不能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帮助和建议,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已经接诊8000多人。因其专业的解答和温和的态度,郑国大夫顺利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大夫”榜单的介入医学榜单。

让患者少跑几趟医院,为更多患者减轻痛苦,是多年来郑国大夫的奋斗目标。“《专家共识》的正式发表,是《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我与50位专家一起,创造了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的普及,将会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规范手术操作,让更多的不孕症患者享受到无痛的服务。”郑国大夫说。

“真正为患者、为百姓做了点事,我感觉很自豪。”郑国大夫说。在今后的日子里,郑国大夫将不忘初心、孜孜不倦,在输卵管造影手术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创新,为造福患者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学生车祸母亲坠亡事件后续!2位网暴者被扒,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小学生车祸母亲坠亡事件后续!2位网暴者被扒,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偶像说
2023-06-03 13:07:10
4篇论文现同一划痕钢尺遭撤稿,涉吉林大学、兰州大学、青岛大学

4篇论文现同一划痕钢尺遭撤稿,涉吉林大学、兰州大学、青岛大学

澎湃新闻
2023-06-03 09:23:19
网红痞幼疑似炫晒情趣内衣照,网友纷纷炮轰:炒作太低俗!

网红痞幼疑似炫晒情趣内衣照,网友纷纷炮轰:炒作太低俗!

小仙女穿搭
2023-06-03 23:30:53
太性感?裸露部位全被看光,公共场所穿成这样,让人实在受不了!

太性感?裸露部位全被看光,公共场所穿成这样,让人实在受不了!

离殇爱娱
2023-06-03 14:16:18
公主魏紫涵自毁长城,长城会成为第一家被小仙女搞废的企业吗?

公主魏紫涵自毁长城,长城会成为第一家被小仙女搞废的企业吗?

易贝汽车
2023-06-03 22:30:34
曝一高中生带蛋糕进校被处分,有学生自发送上祝福,却被以“挑衅学校”为由遭开除

曝一高中生带蛋糕进校被处分,有学生自发送上祝福,却被以“挑衅学校”为由遭开除

可达鸭资讯
2023-06-03 22:48:21
全球首次!成功!

全球首次!成功!

半月谈APP
2023-06-03 11:10:16
震动金融圈!茆君才,被查

震动金融圈!茆君才,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3-06-03 09:35:57
出海周报 | 拼多多称Temu业务线仍处在起步阶段;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

出海周报 | 拼多多称Temu业务线仍处在起步阶段;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

财联社
2023-06-03 16:24:24
没想到,中方一张小小的国旗贴纸,竟让这个美国人破防了?!

没想到,中方一张小小的国旗贴纸,竟让这个美国人破防了?!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6-04 00:20:43
奥特曼最新透露:急缺GPU,拟开源GPT-3,明年开放多模态

奥特曼最新透露:急缺GPU,拟开源GPT-3,明年开放多模态

澎湃新闻
2023-06-02 15:11:10
能否逃过大劫:广西局长不雅聊天处理结果公布,女主角颜值太高

能否逃过大劫:广西局长不雅聊天处理结果公布,女主角颜值太高

Likepres
2023-06-03 20:08:08
马化腾截图疯传,腾讯紧急回应

马化腾截图疯传,腾讯紧急回应

新科技新鲜事
2023-06-03 19:33:43
国家动真格了!全国近100个城市出台新政策促卖房,释放什么信号

国家动真格了!全国近100个城市出台新政策促卖房,释放什么信号

来聊聊房事
2023-06-02 18:39:21
官宣离队,拒绝沙特高薪,接受降薪回归西甲

官宣离队,拒绝沙特高薪,接受降薪回归西甲

七陆工作室
2023-06-03 20:23:00
网传北京将出台摩托车管理新措施?多方回应:假消息

网传北京将出台摩托车管理新措施?多方回应:假消息

新京报
2023-06-02 22:37:09
生活在深山老林的“乱伦家族”,基因内部流通,一家人疯狂乱睡

生活在深山老林的“乱伦家族”,基因内部流通,一家人疯狂乱睡

剁椒鳄鱼头
2023-06-02 16:14:36
妈妈,月光之下轻轻的我想你了!妈妈来陪你了我亲爱的孩子!

妈妈,月光之下轻轻的我想你了!妈妈来陪你了我亲爱的孩子!

网评时事
2023-06-03 12:47:51
科学家被“惊呆”!银河系中发现新的神秘结构:起源于600万年前,长度5~10光年,指向超大质量黑洞

科学家被“惊呆”!银河系中发现新的神秘结构:起源于600万年前,长度5~10光年,指向超大质量黑洞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3 14:37:18
2014年老夫少妻“难满足”,妻子找来网友缠绵,利用补药杀死丈夫

2014年老夫少妻“难满足”,妻子找来网友缠绵,利用补药杀死丈夫

汉史趣闻
2023-06-03 07:37:24
2023-06-04 03:12:49

头条要闻

美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 使其正式生效

头条要闻

美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 使其正式生效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又一励志升班马!业余球队9年杀进英超

娱乐要闻

葛斯齐曝汪小菲失联近状:生病很严重

科技要闻

马化腾说要“收紧队形”,到底啥意思?

汽车要闻

售14.98-18.98万元 新款奕泽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数码
艺术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从拉萨自驾至阿里的六大奇景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数码要闻

开启XR的“iPhone时代”?苹果MR设备最全前瞻来了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军事要闻

美国航母造访挪威 现身“北极挑战”演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