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龙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为此全体人员更应自觉遵守防控要求,科学抗疫从自身做起,同时及时主动报备是我们必须履行的疫情防控义务。
为什么要主动报备?
主动报备,对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遏制疫情蔓延,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应报备不报备会怎样?
如果隐瞒行程不及时报备,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因未主动报备造成疫情传播,将给自己和身边更多人带来很大麻烦。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每个人都应紧绷防疫之弦,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根据《刑法》第330条规定,疫情期间不如实申报,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的,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哪些情况需要主动报备?
若您或您的家人有以下情况,请及时、主动、如实地向所在村(社区)或单位上报个人轨迹及身体状况。
五类返乡人员防控管控措施
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来自不同风险区域的返乡人员,我县严格落实分类、分区精准防控措施:
1.“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类别。
(1)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次密接);(2)接触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冷链食品、邮件等物品,有被感染风险的人员;(3)大数据推送的“时空伴随者”,经流行病学调查后不能排除被感染风险的人员;(4)中高风险点位人员。
以上四类来青返青人员,到青后要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集中隔离期间每2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完成“三件套”检查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解除集中隔离。解除隔离后继续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单人单户(单人单间单卫)、足不出户,第1、4、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要继续集中隔离。
2.“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类别。
与次密接触的重点风险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阳性病例所在县区的来青返青人员,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管理措施(以抵青之日起开始计算)。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要求单人单户(单人单间单卫)、足不出户,第1、4、7、10、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要进行集中隔离。
3.“14天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类别。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低风险县区人员,要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到青。到青后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外出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参加聚集聚餐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监测期间,第1、4、7、10、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解除管控。
4.其他低风险地区人员类别。
其他低风险地区来青返青人员,均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落实返青24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和第7天1次核酸检测。
5.已在涉疫地区“集中隔离期满14天”的人员类别。
涉疫地区来青返青人员,若已在当地集中隔离期满14天,由所在单位、学校或社区开具相关证明,证实其集中隔离已满14天。抵青后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以抵青之日起开始计算)。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要求单人单户(单人单间单卫)、足不出户,第1、4、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要进行集中隔离。
需要报备什么?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现住址、所在单位、手机号码;
2.个人行程信息,包括出发地、目的地、中转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间及班次,自驾的提供车牌号;
3.如有境外旅居史的,需提供境外地、入境口岸隔离有关信息;
4.健康码、行程卡信息;
5.核酸检测时间及结果;
6.街道、村(社区)及疫情防控部门要求报备的其他事项。
向谁报备?
请大家赶快转发扩散
提醒身边的人
遵守相关要求
做好个人防护
共同防“疫”不懈怠
全力守住家乡这片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