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温骤降,与倒春寒的凉意相比,抗疫期间,有个微信群却人气爆棚,持续霸屏,晚上10点多仍在热烈交流,诗作不断,甚至全家出动。这就是沧州炼化物资采购中心的“诗和远方的田野”诗词朗诵微信群。
“家”里暖流涌动
“我们建这个群,是想打造一个员工能参与、能走实的EAP阵地,在岗坚守的放松紧张心情,在家备勤的舒缓焦虑情绪,增强战疫必胜信心。”沧州炼化EAP核心骨干、物资采购中心经理单秀娟说。
群里每天推送抗疫作品供大家诵读,大家也可以分享喜欢的书籍和诗作。单秀娟率先为大家朗诵了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一段文字,与大家共勉。
在她的带动下,同志们纷纷朗诵名篇和抗疫文章,群内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
“新冠病毒狼烟起,抗疫保供势危急。自古总有神兵降,危难之时勇争旗。坚守岗位尽职责,默默付出力所及。胸有一往无前志,肩扛重担越沟渠。心有牵挂责无贷,家在咫尺难相聚……”
当天下午,居家办公的刘占松发出一首题为《赞》的原创诗,并留言:“向大家特别是坚持在一线的同事们致敬!”过了一会儿,他又发布了一首《坚守》的原创诗。
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居家备勤人员心声,引发了共鸣。
“你们‘扎根’单位,有家不能回”“好想替替你们,辛苦了!”……大家纷纷留言,竞相诵读刘占松的诗,邢春晓还制作视频,向坚守岗位的同志致敬。
热切的表白,让坚守岗位的同事大受感动,留言说:“我们在沧炼挺好,每天食堂饭菜很香,有水果吃。来了活儿就出发,没活儿时知道照顾自己,理解大家心情,请安心备勤!”满屏洋溢着爱和暖流。
“大家互相理解支持,我们这个小家感动满满!”赵金辉说。在大家眼里,这里就是家。
治愈心灵的“特效药”
“疫情封闭挡住了行动的自由,但它挡不住人与人之间的热爱。有那么多抗疫战士英勇无畏,有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的决心,我相信,你我应无恙,华夏皆平安!”……
3月16日,魏铱和9岁女儿朗诵了丈夫这首《平安中国》的原创文章。她所在的小区单元内有一户确诊病例,从3月10日就处于封控隔离状态。
微信群组建后,她第一时间加入,激动地说:“终于找到组织了!这一周心情特别压抑,能和大家聊聊,心情一下子开朗了。这不我们全家总动员,我老公写文章,我和孩子‘趁热’就读了。”说到这,电话那头仍处于封控状态的她开心地笑了。
单秀娟一家分处三地,在北京工作的爱人杨龙原创赋诗一首歌颂沧炼抗疫人;儿子杨新元就读的吉林大学处于封控状态,他报名担任志愿者,身着“大白”声情并茂地诵读了父亲诗作。一家人的正能量深深地感染着大家。
在魏铱看来,“诗和远方的田野”微信群能治愈心灵。“每天都有惊喜出现,听到大家鼓舞士气的文章很振奋,盼望疫情早日散去,回到岗位替换奋战在岗位上的哥哥姐姐们。”魏铱一扫心理阴霾,内心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让EAP的温暖常在
“没想到反响如此热烈,没想到大家感情这样融洽,没想到中心如此藏龙卧虎,没想到家属们参与积极……”说起诗词朗诵群,宋继华用了一连串的“没想到”。
他说,最初把群名定为“诗和远方的田野”,是想引导大家眼前的困难不算什么,要有诗和远方的豁达。结果没有人叫苦叫累,有的是同事间的理解支持和温暖治愈。单秀娟将其归结为EAP的魅力。
群内诗兴大发,竞相作诗朗诵,这份抗疫情怀催生了10多篇原创诗,大家笑称“刹不住车”了,快能出本《诗和远方的田野》诗集了。其实好多人从没未写过诗,他们说,是有感而发,战疫信心满满。还有的员工表示,通过这次朗诵发现读书非常美妙,今后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
“我们的诗词朗诵群还会继续办下去,这段时间主题是抗疫,后期我们会转换其他主题,让EAP的温暖持续下去!”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