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张家口冰雪运动走入寻常百姓家

0
分享至

(原标题:【冰雪运动】张家口冰雪运动走入寻常百姓家)

家住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汤敬维是一名滑冰“发烧友”。1978年,时年18岁的他咬咬牙买了一双价格不菲的牛皮材质滑冰鞋。由于没有合适的滑冰场,滑野冰又存在安全隐患,这双冰鞋“服役”10多年后被汤敬维放入箱底,一放就是20多年。

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汤敬维惊喜地发现,家门口就建起了环境良好、价格亲民的滑冰场,于是他把箱底的滑冰鞋翻出来,再次驰骋在冰场之上。同时,身边参与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当年的小众运动如今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近日在张家口市采访了解到,当地已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群众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模式,全力加速冰雪运动普及,群众关心冬奥、支持冬奥、参与冬奥的热情不断高涨,已累计带动5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

全民参与男女老幼齐上冰

“放松,张腿,慢慢下蹲……”2月4日,位于张家口市中心的“冰之梦”滑冰场的室内冰面上,教练郭东凯正带领一个亲子滑冰训练班进行练习。在他身后,多位家长和小朋友学得有模有样,一位四五岁的小男孩摔了几个屁股蹲儿后,爬起来继续认真练习。

郭东凯告诉记者,他的学员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三四岁的儿童,他们通过训练,一周左右就可以学会滑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小孩开始学习滑冰,家长都很支持,有的是为了学习一门技能,但更多的是为了培养爱好、锻炼身体。”

当天,汤敬维带着6岁的孙子正在室内冰面上体验滑冰的乐趣。“如果没有冬奥会,它就一直压在箱底不见天日了。”他指着脚上的老式冰鞋对记者说。

“从家里坐公交没几站就到这儿了,室内冰区全年恒温,365天都能来滑,20块钱就能滑一天,现在男女老幼都能到冰上滑两圈。”汤敬维说。

“冰之梦”滑冰场是张家口市内最大,集休闲、娱乐、比赛、训练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冰上运动场馆,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采用恒温制冰技术、实现四季运营,滑冰场的室外区对市民免费开放,冬季是冰场,夏季改成旱冰场。

记者在室外冰区看到,蓝天一碧如洗,冰面晶莹透亮,众多市民沉浸在冰雪运动的快乐中。几位专业的滑冰爱好者装备齐全,在冰面上飞速滑行;多位家长领着孩子学习滑冰,体验冰上运动乐趣;几位小朋友滑动冰车、冰面爬犁,玩得不亦乐乎。

在家长的带领下,10岁的赫英华和7岁的赫英东在冰上滑得正欢。这个寒假,小哥俩刚开始学习滑冰,技艺虽然还不娴熟,但已经可以在冰上来去自如。“好多小朋友都在学滑冰,我和哥哥也非常喜欢这项运动,我们祝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赫英东用稚嫩的声音说。

兴建场馆消费补贴更惠民

为持续推进全民上冰雪活动,让群众更加便利地参与冰雪运动,张家口市全力推进冰雪运动场馆建设,依照各县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体育用地和城市空置场所,兴建滑冰场所和娱乐雪场。

统计数据显示,张家口市目前已建成室内滑冰馆20座,可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项目比赛和培训;建设越野滑雪场6个,群众娱乐雪场31个,可开展各项冰雪娱乐活动。

“冰之梦”滑冰场体育部负责人苏涛告诉记者,该场馆从最基础的滑冰训练开始,注重普及冰雪运动知识,在市民中的知晓度和受欢迎度越来越高,2021全年共接待顾客4万余人次。

冰雪运动成本较高,是阻碍群众参与的一大障碍。然而,“冰之梦”滑冰场的收费标准却很亲民:单次门票收费20元,冰期季度办卡200元不限时、不限次。

苏涛介绍,之所以有如此亲民的价格,是因为“冰之梦”滑冰场在2021年7月加入了张家口冰雪运动惠民补贴计划,政府对场馆门票价格进行补贴。“低收费降低了参与冰雪运动的门槛,让冰雪运动实实在在走入寻常百姓家。”苏涛说。

同时,张家口市于2020年雪季正式推出“乐冰雪”App,针对不同的冰雪运动产品“嵌入式”发放惠民补贴券,将惠民补贴精准到人,切实降低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消费成本,极大地拉动各冰雪运动场馆的积极性。2021年,多家金融机构和民生服务平台与“乐冰雪”达成实质性合作,相关优惠活动更多、力度更大。截至目前,“乐冰雪”App累计下载量已近百万次。

全民共享冰雪体验送到家

2月4日,记者来到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北路街道办事处东方苑社区——该社区2021年被国家冬奥组委评为国家冬奥示范社区,刚走到社区服务中心楼下,二楼就传来一阵嘹亮优美的合唱声,社区夕阳红合唱团、春雨合唱团的队员们正在宣传文化活动室排练节目。

“每个张家口人都是冬奥会的东道主,都有一颗关心冬奥、支持冬奥、参与冬奥、奉献冬奥的心。”68岁的夕阳红合唱团团长王凤英告诉记者,以前大家都喜欢唱红歌,现在排练了很多冬奥歌曲,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

在隔壁的冬奥活动室里,不少居民正在体验桌面冰壶、模拟滑雪器等冰雪体育活动,沉浸在冰雪运动的乐趣中。“别看这桌面冰壶简单,想打好了也不容易,还有模拟滑雪器也备受欢迎,许多居民都特别感兴趣,过年这些日子每天这里人都是满的。”东方苑社区党委书记何玮恺说。

2021年,张家口市开展“冰雪大篷车”百县千乡巡回系列活动以及冰雪运动“六个一”示范点创建工作,将旱地冰壶、陆地滑雪训练机、旱地雪毯、旱地冰球等冰雪运动体验项目带到群众家门口,让大家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作为“冬奥之城”,张家口市持续加大力度推动群众性冰雪运动普及、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实现,让冰雪运动成为市民群众健身运动、休闲娱乐的重要生活方式,已累计带动5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营造了“喜迎冬奥、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3岁保安偷情多名女业主,女业主们:他很勇猛,甘愿当他的情人

43岁保安偷情多名女业主,女业主们:他很勇猛,甘愿当他的情人

谈史论天地
2025-06-19 15:55:03
1904年,通房丫鬟李氏,站着侍奉丈夫谭钟麟与正妻长达33年

1904年,通房丫鬟李氏,站着侍奉丈夫谭钟麟与正妻长达33年

南权先生
2025-07-04 18:01:29
心脏不好,脸先知!出现5种面相,可能是心脏病的预警信号

心脏不好,脸先知!出现5种面相,可能是心脏病的预警信号

神奇故事
2025-07-04 16:41:42
武汉后天起迎40℃极端高温 副热带高压北抬致桑拿周

武汉后天起迎40℃极端高温 副热带高压北抬致桑拿周

山野奈奈
2025-07-04 08:50:09
人民日报锐评宋佳获奖感言,句句不提刘亦菲,却句句提醒刘亦菲

人民日报锐评宋佳获奖感言,句句不提刘亦菲,却句句提醒刘亦菲

小椰的奶奶
2025-07-04 05:33:25
选址日报:宁德时代投429亿建超级工厂;欧华国际斥25亿建总部

选址日报:宁德时代投429亿建超级工厂;欧华国际斥25亿建总部

选址中国
2025-07-04 17:47:19
F-35意外趴窝,印度官方发帖嘲讽英国!

F-35意外趴窝,印度官方发帖嘲讽英国!

环球时报新闻
2025-07-04 12:05:30
45岁以后常吃3种“碱性宝”,口臭没了、头发乌黑,越活越年轻

45岁以后常吃3种“碱性宝”,口臭没了、头发乌黑,越活越年轻

江江食研社
2025-07-03 18:30:09
朝鲜:严重关切,强烈谴责

朝鲜:严重关切,强烈谴责

新京报
2025-07-04 14:33:20
买车为啥别买白色?交警:教你一句选色口诀,跟着买,不会错

买车为啥别买白色?交警:教你一句选色口诀,跟着买,不会错

全金猫眼
2025-07-02 20:26:02
218:214,美众院通过“大而美”法案,民主党全部投反对票,两名共和党“反水”!特朗普:我将签署,届时F-35战机将飞跃白宫

218:214,美众院通过“大而美”法案,民主党全部投反对票,两名共和党“反水”!特朗普:我将签署,届时F-35战机将飞跃白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7:02:08
本世纪第3人!斯瓦泰克逆转胜创大满贯晋级纪录

本世纪第3人!斯瓦泰克逆转胜创大满贯晋级纪录

体育妞世界
2025-07-04 07:38:27
新加坡向全世界道歉:因为中国,我们变了!

新加坡向全世界道歉:因为中国,我们变了!

新加坡万事通
2025-07-03 21:15:33
全班22人没找到工作,辅导员群内急得跺脚,大学生:你付出啥了?

全班22人没找到工作,辅导员群内急得跺脚,大学生:你付出啥了?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6-16 17:32:23
瓦良格号给中国的震撼有多大?中国专家惊叹: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瓦良格号给中国的震撼有多大?中国专家惊叹: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

铁锤简科
2025-07-03 17:07:12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已经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已经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杨哥历史
2025-06-24 17:56:32
尼克-杨谈水拉:独行侠完了 更衣室里不再有信任可言

尼克-杨谈水拉:独行侠完了 更衣室里不再有信任可言

直播吧
2025-07-04 09:25:18
1997年,蒋纬国去世轰动台湾,不是因他的死讯,而是因为他的遗言

1997年,蒋纬国去世轰动台湾,不是因他的死讯,而是因为他的遗言

百态人间
2025-06-16 16:12:55
插HDMI即用!国家广电总局: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已可全面普及

插HDMI即用!国家广电总局: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已可全面普及

快科技
2025-07-04 14:55:11
科学家不该杀,但为邪恶服务的科学家该杀

科学家不该杀,但为邪恶服务的科学家该杀

难得君
2025-06-15 11:05:10
2025-07-04 19:32:49

头条要闻

老人处理青蟹时被刺伤9天后离世 起初伤口仅米粒大小

头条要闻

老人处理青蟹时被刺伤9天后离世 起初伤口仅米粒大小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旅游
亲子
数码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学生假期生活如何安排?心理专家来支招

数码要闻

官方配件礼盒可上飞机 OPPO Find N5入手正超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