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设备运行正常,电池电压测量正常……”3月4日晚,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与此同时,冀北廊坊供电公司冬奥保电队员伊利琛和同事们正在张家口崇礼区冬奥村的开闭站,对电力设备进行紧张地巡视。
冀北廊坊供电公司冬奥保电队员伊利琛在张家口冬奥村的开闭站测量蓄电池电压。李莉 摄
伊利琛是冀北廊坊供电公司信通分公司的一名青年员工,通信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入职才一年多。去年10月,他扔下刚订婚不久的未婚妻,赶赴张家口崇礼区进行冬奥对口支援工作,只剩未婚妻一人筹备新房装修和婚礼。
刚到崇礼时,他和两位同事一起负责冬奥核心区13个开闭站的通信设备整改和运行资料核对工作。那时,他们奔波在核心区的各个角落,每天都要从日出忙到日落。最终,13个开闭站的设备整改工作均一次性通过验收,而几个月的付出也使他对开闭站内的运行情况如数家珍。
冀北廊坊供电公司冬奥保电队员伊利琛在张家口冬奥村的开闭站巡视电力设备。李莉 摄
1月23日,伊利琛和三名同事进驻张家口冬奥村,负责村内三个开闭站的赛时整体运维工作。冬奥村是各国代表团成员的主要居住地,承担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官员在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冬奥会期间,这里共接待了来自59个国家的2200余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在冬残奥会期间也将接待共700余人。村内采取全电取暖方式,还有着亚洲最大的全电力厨房,电力负载率长期位于崇礼冬奥核心区九个场馆之首,电力保障工作至关重要。
冬奥村的三个开闭站下挂着多个配电室,是村内整体供电的核心节点,站内集成了一次、二次、通信等一系列电力设备。不管刮大风还是下暴雪,伊利琛和同事们每天都要来村里对这些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设备指示情况,测量蓄电池电压,检查开闭站动力环境,进行局部放电实验测试绝缘性……伊利琛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电不同于平常的保电任务,标准高,任务重,做这些工作就是为了实现站内‘零缺陷’,保证冬奥村的电力平稳运行。”
冀北廊坊供电公司冬奥保电队员伊利琛在张家口冬奥村的开闭站做局部放电试验。李莉摄
在开闭幕式等重要时间,伊利琛和同事要在站内值守,任务从上午9点开始,到深夜10点才结束,需要时时刻刻盯着设备,不能有丝毫马虎。回到宿舍,已是夜阑人静,必须抓紧时间马上入睡,用充足的睡眠保证充沛的精力。日复一日,两点一线,虽然生活枯燥乏味,但他们对工作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从队员们参与冬奥保电工作伊始,三个开闭站从未发生过一次运行事故。在这里,伊利琛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们团队里有各个专业的人,不管是一次、二次,都有人教我,能看到各种设备操作,学到各种知识,苦点累点没什么,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感觉收获很多。”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崇礼冬奥核心区实行闭环政策,而冬奥村处于闭环内,保电队员们免不了与外籍人员接触,因此防疫也成为了伊利琛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他说:“自从进了闭环区域,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做核酸,口罩、手套、消毒凝胶、防毒面罩更是离不开身了,进宿舍和进站之前都要消杀,酒精味成了最熟悉的味道。”疫情防控是队员们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伊利琛是过敏体质,每日与化学消杀用品接触,他的双手出现了严重的红肿与脱皮症状,经常痒得钻心。同事们看了他紫红色的手都很心疼,为他买了药膏。可因为需要每天消杀,抹了药也不管用。他说:“手肿了没啥,戴手套一样可以工作,我这双手一样能点亮冬奥村之光。”
冀北廊坊供电公司冬奥保电队员伊利琛因病毒消杀红肿的双手。李莉 摄
虎年春节正是冬奥会保电时段,队员们都是在冬奥核心区内过年。因为疫情,伊利琛的兄嫂也未能返乡过年,家中只有父母二人相依作伴,一家人分隔三地不能团圆。但是家人不仅从未对他抱怨,还鼓励他:“你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我们也觉得光荣。”知晓了他的情况,公司领导经常询问他的家中近况并给予帮助。他说:“我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好,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家人的期望。”
对于冬残奥会的保障工作,他信心满满:“能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保障工作,我觉得特别光荣。在未来9天的赛程中,我会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电力保障,确保工作万无一失。”(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