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廊坊文化走出去】我市4个项目精彩亮相 “春满燕赵”非遗会客厅)
乐亭皮影戏《火焰山》表演、胜芳花灯制作、武强木版年画印制……2月26至27日,“春满燕赵”非遗会客厅展示展演在河北省博物院精彩上演,廊坊市安次区第什里风筝、霸州胜芳花灯及胜芳布艺、固安传统风车制作技艺精彩亮相。
2022年“乐享河北 非遗会客厅”系列展示展演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博物院、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北新闻网承办。该展示展演也标志着2022年“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今年,“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将根据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传统戏剧、曲艺、舞蹈、武术类非遗传承人持续举办非遗活态技艺展示展演和研学体验互动。
活动期间,乐亭皮影戏4场8个小剧目连台表演,妙趣横生。既有《火焰山》《鹤与龟》等经典剧目,又有《鱼水情》《三变精迷》《鹤童》等原创现代剧目。
现场还可以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蔚县剪纸、乐亭皮影雕刻、武强木版年画、安次区第什里风筝、深泽泥模、霸州胜芳花灯及胜芳布艺、固安传统风车制作技艺8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齐聚会客厅,打造了集学习、体验、娱乐、互动、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文化空间。


走进展厅,来自廊坊市的胜芳花灯、胜芳布艺、固安风车、第什里风筝的展台前,许多家长与孩子积极参与,听非遗传承人介绍背后的故事。
“胜芳花灯起始于明朝中叶,繁盛于清代,鼎盛于清末民初。花灯制作原料就地取材,以芦苇秆为骨架,充满水乡风情与烂漫童趣。题材大都与水乡的动植物有关,如鸭子灯、河蟹灯、鱼灯、荷花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胜芳灯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牛俊启介绍。


14岁的小姑娘张莹颖观展后收获满满,“我了解了很多非遗技艺,最喜欢胜芳吉祥喜庆的布老虎,活灵活现。”
本次非遗活动创新表现形式,在静态展览基础上,突出活态展示展演,增加情景式、体验式等活动形式,提升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加强河北省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