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生命是一场配型概率与生存时间的赛跑。2021年是中华骨髓库重启20周年,20年来通过这条凝聚了无数努力和爱的红色生命线,让上万名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上万个家庭重获幸福,20年的生生不息,让越来越多的适龄人伸出手臂,为生命接力。
2021年1月11日,从邯郸逆行而上的李景豹成为这年河北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一句“没有什么比生命的渴望更重要,疫情我们可以战胜,生命只有一次!”感动全网,得到了众多的关注和点赞。2021年12月30日,来自保定的王议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当年的第70位捐献者,他的成功捐献,也代表着河北省造血而干细胞捐献者达到570例。
回顾全年,生命接力一直在路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中有克服了诸多困难的退伍军人,有义无反顾只为救人的乡镇干部,有完成不一样的“生命快递”的快递小哥,有为把爱心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的教育工作者,有用自己的力量体现责任担当的“00后”大学生,还有肩负着治病救人使命的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警务工作者……他们面对选择无不伸出双臂,用同一种方式挽救生命,用行动兑现生命的承诺。
据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河北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已有16.04万人次,累计捐献造血干细胞574例,其中涉外捐献19例,二次捐献者19例。数字最能体现变化——从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到第100例完成采集,用了8年的时间;而今,仅2021年一年就见证了70例“生命种子”的传递,是他们的爱心与力量,为血液病患者家庭送去了重生和希望。
只有爱的日积月累,才有生命之花绽放之时,在医疗进步、科技向善的时代趋势下,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呼吁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在患者亟需救命时,撸起袖子,捐献造血干细胞,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