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一过,万象更新,对昌黎县昌黎镇新庄子村来说,更是到了一年一度“迎新”的日子——从南方进货的毛竹枝条,一车一车地运进了村,家家户户都要在这个时候,囤够一整年做大扫帚的材料。
扎扫帚是新庄子辈辈相传的老手艺,如今,小扫帚已经帮助人们“扫”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了全村的特色产业。
1月11日,新庄子村村民赵文新家的院子里,1000多捆泛着青色的竹枝一层层摞得比房顶还高,人们每次取材料,还要先登屋顶,再爬到枝条码成的“小山”上。
院子里堆满了一房多高成捆的竹梢。
院子旁的侧屋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不但本家主人在忙着制作扫帚,还雇请了四五位村邻当帮手。“一个好手一天能扎五六十把,可这1000多捆材料,得出将近2万把扫帚,要几个人手里活儿不停,才能到年底完成,不耽误来年计划。”赵文新说。
对制作大扫帚的原料进行加工。
扎扫帚的工序分为拆苗、挑苗、打净枝条、铺出形状、捆扎定型5步,每一步的手法都决定着扫帚是否结实耐用。65岁的村民任立国就是老赵口中的“好手”,负责捆扎的步骤。
拆苗、挑苗、砍杆、打叶、铺苗、捆扎等制作工序,是制作一把结实耐用的扫帚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见他坐在一个小铁架前,把铺好的竹条固定到上面,手中铁丝熟练地缠绕、捆扎,再拉紧实,一只像形状如孔雀尾一般漂亮的大扫帚就定了型。
任立国说用细铁条逐绺捆绑,保证扫帚结实、美观、耐用。
“老辈人说,这手艺在村里传上百年了,头些年有了稳定的销路,家家户户都捡了起来。”任立国指指小铁架说,“从前,咱都是在腰间绕一圈布,把竹枝栓在面前捆扎,那样比较慢。现在咱为了供货,大伙儿琢磨出了这个工具,人人都有根据自己习惯焊出来的铁架,也成咱村扎扫帚的一个特色了。”
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几位年轻人到南方考察后,选进最美观、耐用的竹梢运回了村里,再把成品扫帚运往东北三省,成为了村里的先行者。
近几年,在当地政策支持下,新庄子的扫帚制作更成规模,原材料选购和成品运送都实行配货运输,村民在家干活儿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把外出务工的人们都吸引了回来。
46岁的村民谢志国头些年离开了城里的工地,和妻子一起回乡,做起扫帚。11日中午,夫妻俩还在忙着手里活计,“这活儿不费多大力气,就是不能停下来,每天都要干,得赶订单哩。”谢志国给记者算了算,“今年进了两车原料,按1000捆算,能扎出1.3万把扫帚。市场收购价每把17元,1.3万把就能卖出21万多元,去除成本12万元左右,净收入差不多9万元。”
谢志国将捆扎好的铁丝进行敲打,确保铁丝附着紧实,不易伤手。
谢志国把做好的扫帚整齐地码放在车上。
说罢,谢志国又低头专注在活计上。妻子李卫珍就坐在他对面,做着规格稍小一些的扫帚。夫妻俩脚边放着的小收音机咿呀唱响,悠然的日子在双手的劳作间流淌而过。
李卫珍说,农闲时在家里扎扫帚既能兼顾家庭,也不耽误农活儿,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今,新庄子村有260户村民,百分之八十的农户加入了大扫帚产业,每年能够生产扫帚180万把,产值达到3200万左右。来源: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