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整治医疗市场秩序 廊坊卫监重拳出击有成效 ——卫监“蓝盾”在行动,2021年廊坊市医疗市场专项整治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12起)
为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净化医疗行业环境,促进医疗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廊坊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廊坊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自2021年4月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1年的整顿医疗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行医“蓝盾”行动,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行动中,廊坊市卫健委制定了《2021年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蓝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派出精干执法队伍,重点开展了打击中医药服务市场乱象、非法医疗美容服务、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近视矫正乱象、学校周边非法行医等系列专项。2021年,全市共监督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431家,取缔无证行医场所34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12起,罚没款共计240.22万元,暂停医务人员执业活动13人。
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为提升医疗质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医疗机构及人员资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医学文书书写、大型医用设备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为重点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2起,罚没款71.99万元;立案查处医务人员69人,涉及医师33人,药剂人员30人,护士6人,其中暂停执业活动13人、警告51人、罚款12人,罚款20万元。
开展医疗美容专项监督检查。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从5月份开始联合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行动,采用“全面覆盖、重点突击、常态巡检”方式,对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等场所进行统一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类非法医疗美容行为打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2021年,专项行动共查处非法医疗美容案件42起,没收药品6箱、医疗器械90余件,罚没款115.68万元。
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监督检查。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于7月至1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围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违规采供精、非法销售滥用促排卵药物、打击“两非”工作等五个方面内容开展,对核准有妇产科的9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全覆盖监督检查。未发现存在非法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非法买卖精子、非法买卖卵子、出具虚假出生医学证明、买卖出生医学证明以及代孕等违法行为。
开展打击学校周边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根据《廊坊市文明办关于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于5月-9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校周边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对全市320所学校周边非法行医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监督检查,共发现并监督检查机构149家,其中有证医疗机构148家,无证行医场所1户,立案2起,结案2起,没收医疗器械4件,罚没款5.74万元,并对1家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擅自诊治具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的诊所予以关停14天的处理,未发现以开展性病、人流为主的诊所。
开展中医药服务专项监督检查。为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自5月起,在全市组织开展了2021年中医药服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共检查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的机构和场所634户,立案查办违法案件25起,警告8户次,罚款25户次,共计罚没款14.46万元;处罚医技人员39人,涉及医师14人,药剂人员25人,其中医师暂停执业活动11人,警告3人,药剂人员警告25人。
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专项监督检查。为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权益,开展了2021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专项整顿。共监督检查各类验光配镜、视力矫正经营场所6家,设有眼科的医疗机构34家,拆除涉嫌夸大、虚假宣传标牌7块,未发现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和无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擅自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行为。
通过开展“蓝盾”专项行动整治,严厉打击了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违规问题,整顿和规范了医疗秩序,营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下一步,市县两级监督机构将继续加强执法监管,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面梳理本次专项监督检查存在的问题,对不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予以曝光,纳入重点监管对象,不断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通讯员 崔丽颖)